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不能奢望“人人都是李达康”

2017年04月26日 09:04:5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蔡琳

  最近,随着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剧中的“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人物,网上流行着他的各种段子和表情包,而他也被网友们亲切地封为“背锅侠”“GDP小达人”。

  达康书记虽然并不完美:长期与家庭疏离,妻子受贿也全然不知;过于关注经济指标,副手腐败也没能尽早察觉;过于信任下属,对他们的“庸、懒、散”放任自流。但是达康书记的存在,符合群众对一名“好干部”的期待,那就是能干活,肯担责,还不腐败。干部能干活,社会经济发展就能够得到强力推动,群众会增加获得感;干部肯担责,对工作不虚与委蛇,群众的困难就能得到足够的回应;干部不腐败,社会就气正风清,运行成本降低,办事效率提高。

  群众认可的“好干部”越来越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也就越来越高。腐败最大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影响社会效率和政治生态,更在于它破坏了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期待。社会需要秩序,这个秩序在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应该怎样做事,做了会有什么结果。而腐败却恰恰吞噬了这种秩序,本来一次就该做成的事情,十次八次做不成,本来合情合法的事情,不输送利益就办不了,当明秩序变成了潜规则,预期与结果的差异越来越大,干部说的话没人倾听,作出的承诺没人相信,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就随之崩溃了。

  “好干部”是如何形成的?在剧里我们发现,达康书记可以靠个人道德感与原则性去约束自己,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出“我看重的不是官位,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这份事业!”,但他也难以阻止身边人和下属在充满诱惑的现实面前“变坏”“变腐”“变懒”。所以,我们不能奢望“人人都是李达康”,都能做到“京州市委书记不和任何商人做交易”。达康式的自律需要严格的“他律”才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

  事实上,也有论者批评《人民的名义》一味地突出个人的作用,而缺少制度建设的高度和视角,反映了编剧思路和格局的滞后。所以我们在需要一个“好干部”积极做事、清廉做事的同时,也需要一个更完善的制度管住那些不清廉的干部,淘汰那些不做事的干部,有效地为干部们分担诱惑与原则之间的压力差。

  所幸的是,剧中的缺陷,正在现实中被渐渐补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从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再到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4年时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要求,我们党制定、修订了66部中央党内法规,占168部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的四成,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这个数字,依然持续刷新着。

  我们可以相信,随着“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未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达康书记”。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