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永康:用真心才能化解信访人的心结

2017年03月25日 09:50:36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网 胡思瑶

  “叮铃铃、叮铃铃”,浙江永康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喂,你好!”“哦,是柯先生啊,这次打电话来,还有什么情况吗?”

  俞组长接起电话,一听对方声音,就用拉家常的语气跟他聊天。20分钟后,俞组长放下电话拿起公文包就往外走。原来,柯某又有新要求,他觉得商家还应该赔偿他这么久以来的200元投诉通讯费。

  自从委局将柯某投诉8890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依法答复受理”的信访件交办至第二纪检组后,纪检组办公室电话的使用率与日俱增,来电者、去电者基本是同一个人,每次通话时间短则一刻钟,长则一小时,讲来讲去也基本是那一件事:柯某于2015年10月,在天猫店购买了一套价值640元的学习桌,大半年后发现椅子的配件坏了,因退货中运费由谁承担与商家产生纠纷,并由此开始不断上访。柯某先后向市县两级8890服务中心、市场监管部门、上级纪委等多部门投诉,投诉理由从最初单一的运费问题,增加了部门不作为,最后还增加了投诉工作人员不依法答复受理的问题,直至扬言通过法律途径打官司。一件事变成几件事,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直就是《我不是潘金莲》的现实版。

  为破解这个信访难题,纪检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业主责,多次深入各部门检查信访件办理过程,细究办理痕迹,切实掌握整件事情原委。同时,转变工作思路,立足源头治理,坚持化解矛盾纠纷与维护群众诉求相结合,督促工商部门认真听取当事人的真实诉求与厂家的想法意见,把调解贯穿信访办理全过程,寻找纠纷调解切入点,努力促成案结事了。经过多次联系沟通,厂家愿意向柯某赔偿并表达歉意。柯某对处理结果终于表示满意:“这口气总算解了!”。这件被定性为“重复访、无理访”的信访件才算真正偃旗息鼓。

  当前,基层群众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有了矛盾找纪委,有了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这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肯定。可是在开展信访件办理时,一些部门单位只重表象轻实质,以为“就事论事、就案办案”便能解决问题,以为“处理过”就是“处理好”,往往处理结果治标不治本,导致反映人心结越来越大,进而出现重复访越级访等现象,浪费不必要的工作成本。更有甚者,思想上存在厌烦、抱怨情绪,不沉下心来认真倾听百姓的声音,就直接判定为无理访,凉了百姓的心也损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试想如果在信访初信初访阶段,工作人员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重视“小题大做”,了解反映人的真实想法,或许就能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试想如果能摆正态度,坚持群众路线,主动关怀矛盾背后的实际问题,做细做实信访工作,教育引导反映人正确合理提出诉求,或许就能使矛盾得到实际有效解决。

  可见,办理信访工作,关键是要加强源头治理,把好初信初访第一关,压紧压实首办责任,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越级访、重复访。其次要坚持以民为本,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听民声知民意,灵活讲究方式方法,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用我们的诚意指数换百姓的满意指数。

  (作者单位:永康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