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扶贫款不容“蝇贪”

2017年02月24日 08:31:58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乐文 姜 峰

  基层熟人社会,执纪咋破“人情关”?

  “空降”生面孔,交叉办案,排除干扰,杜绝大案办小、小案办了。“宁挨事前骂,不要事后哭,别让基层干部的小过铸成大错”

  2016年11月,一条关于孙家塬村村民小组组长黄永刚的举报线索,令眉县横渠镇纪委书记李超颇费思量。

  费神并非案难查。

  经查,黄永刚在为村民曹某办理危房改造过程中,虚报套取补助资金1.2万元,其中给曹某3000元,剩下9000元用于村组环境卫生整治。

  案件链条短,问题不复杂,难就难在“人情关”。

  村上个别干部找到李超办公室,东拉西扯一番,临走才吐出要紧话:“看在村上稳定的大局上,书记老哥,您千万高抬贵手,简单一查,事实弄清楚,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再不给您添乱!”

  不少亲戚朋友也格外“关心”李超,甚至大半夜打来电话,“听人家说,黄永刚人挺不错,工作也卖力,再说还不是为了公家的事儿,钱又没揣进个人腰包……”

  李超所在的横渠镇,南倚秦岭,北临渭水,因千年前宋代著名理学家张载曾在此创办横渠书院而得名,和陕西很多“上了年头”的乡镇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土熟人社会,有一张千丝万缕的人情关系网络。

  “乡镇干部算不上官,群众叫你‘泥腿子’。”一句话,眉县纪委书记戴慧萍向记者道出了基层纪检监察人员执纪监督的难处。

  乡镇干部早晚与村干部、群众打照面儿,工作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沾亲带故的不少。作为距离群众最近、查办问题关乎群众利益最切身、增强群众获得感最直接的乡镇一级纪委,如何突破“人情关”?

  靠的还是创新机制,陕西摸索出了既对症又乡土味十足的“药方”:

  眉县将镇街纪委和县级部门纪检组织整合为6个办案协作区,保证每个协作区有4到6名办案人员,实行交叉办案、基层全覆盖,把生面孔“空降”过来,有效排除干扰,杜绝过去大案办小、小案办了现象,使成案率大幅提升。

  最终,该案套取扶贫项目补助资金被悉数追回、上缴财政,村委会按照有关程序罢免了黄永刚的组长职务;同时,横渠镇纪委给予该村主任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还对镇城建站工作人员把关不严问题进行了集体约谈。

  “不仅落实‘两个责任’,扶贫职能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违纪违法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发现后不报告、不移送的,也应予以问责。”戴慧萍说。

  截至目前,陕西已建立了452个基层办案协作区,实现了对全省1306个乡镇街办的全覆盖。

  “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执纪监督的时候也要区分违纪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影响,要让干部特别是镇村基层干部认识到不足、接受到教育,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陕西省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

  有一组典型案例值得关注:双龙镇、张滩镇同属安康市汉滨区,也同时被举报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问题并被查实,而在纪检部门责任认定时却形成两种不同处理意见。

  双龙镇对危房改造对象严格审核把关,但因申报时间紧,故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确定,对镇党委书记、镇长进行了诫勉谈话;而张滩镇在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中履职不到位,未对对象认真审核把关,也未发现村上改变了项目资金用途,故对镇党委书记诫勉谈话,给予镇长行政记过处分,给予镇原财政所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2016年7月,陕西省委出台《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旨在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区分不同错误情形,进行恰当处理,既要取得良好的执纪综合效果,更要激发广大党政干部特别是镇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省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既要惩前毖后,更要治病救人。眉县纪委建立了回访机制,李超先后三次找孙家塬村村组长、村主任、镇城建站同志谈心,看是否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

  “村上干部一时想不通,说虽然套取了国家扶贫资金,但用于公务支出,个人也没搞贪污,却被‘小题大做’罢免了。”李超安排镇纪委干部与当事人反复谈心,学政策、解疙瘩,“后来村上干部醒悟过来:国家扶贫资金就是‘高压线’,一分钱都不能碰,敢碰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迟早把自己‘电死’。宁挨事前骂,不要事后哭,别让基层干部的小过铸成大错!”

  治病救人,“治”得如何?

  “村干部大都性格爽直,藏不住事,心里有疙瘩,一准写脸上。”李超洞若观火,“最近孙家塬村村主任来镇上开会,见我在,一屁股坐进屋,也不客气,一把摸过桌上的好烟先‘冒两根’,然后就谝起村上明年的产业规划。这不,心里的疙瘩一解开,精气神又来啦!”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