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高:当好村干部,为乡亲谋福

2018年12月29日 10:36:58 来源: 作者: 韦耀绮

  

  【人物名片】詹玉高,江山市坛石镇鳌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箬青坞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1965年8月5日出生,1985年11月入伍从军,1988年3月入党。1990年退伍后,下海自主创业。2017年4月,詹玉高被选为鳌头村村支委;2018年7月,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曾荣获2017年度优秀村干部、2017年度坛石镇“重点工作党员先锋”称号。

  年过五十,他才开始接触村级工作,离开原先舒适安逸的工作圈,走入一个憧憬又陌生的世界。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工作者,詹玉高说,乡亲们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就要拼尽全力做好,为鳌头村带去改变。

  群众安危放心头

  “我一上任,就接到了箬青坞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詹玉高坦言,劝人搬家这件事,只听过,还没做过。至于怎么做起,他一头雾水。

  “省里的专家组通过实地勘测、航拍等方式调研后,告知我们需要加快速度,山体斜坡已有裂痕。”面对着28户人家的安危,詹玉高觉得责任很重。这样的压力,是他退伍后在上海谋生时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责任,也是他回江在企业工作时从未承担过的。但凭借着军人的那股子韧劲,他迎难而上。

  村干部是村民身边成长而来,面对着村民的不舍得、不愿意、不理解,詹玉高感到很苦恼、很无奈、很郁闷。“很多人质问我,我们家祖祖辈辈这么多年没事,怎么这几天就不行了?”

  詹玉高拿着整沓的调研报告,却哑口无言。

  大家都是邻里乡亲,如果因为这件事起了争执,那以后的治理工作就更难开展了。第一次铩羽而归的路上,詹玉高给自己下了狠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凡事心诚才能感动别人。”

  詹云祝、詹云忠两兄弟在杭州做买卖营生,坚决不愿意拆除老家的房子,大家怎么劝也不为所动。“怎么办,去杭州。到他们店里、家里去劝说,把地质灾害的隐患一五一十地和他们说清楚。”就这样,凭着一股军营留下的韧劲,詹玉高一连去了杭州3次,最后詹云祝、詹云忠兄弟俩被他的诚心感动,终于同意拆除。

  现如今,安置点的房子已经在陆续建设中,詹玉高时常去察看项目进度。村民们不再与詹玉高红脸怒眉,反而是笑脸相迎。

  “詹玉高一上任,就拿出了势不可挡的气势,做事踏实、勤勉、有韧劲。”该村党支部书记詹寿明这样评价他。

  调解矛盾有一手

  村干部虽然不大,但却要心系党国大事,下管鸡毛蒜皮。作为鳌头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詹玉高十分感慨。“村子里都是熟人,在调解矛盾时,千万要注意公平公正,否则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人误解‘一碗水端不平’。”

  在詹玉高的办公室里,20多本调解卷宗被整齐地码在书桌一角,里面详细地写满了调解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詹玉高有他的秘诀:有法依法,有理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留后遗症。

  村民王某与邻居詹某因建围墙的事起了矛盾。王某在自己宅基地上建围墙,詹某却十分苦恼,因为他的家在王某内侧,围墙建起来以后,他的车子难以正常行驶。为此,本是邻居的两人间生嫌隙,矛盾日积月累,甚至到了要动拳脚的地步。詹玉高得知情况后,立马赶往现场做调解。“第一次去了之后,我和他们做沟通,他们满口‘嗯嗯’的答应了。没想到,我前脚一走,他们又争吵了起来。”

  詹玉高明白,此堵围墙尚在建设,若不在水泥坚固之前解决,那么矛盾只会演变得比水泥还顽固。詹某希望王某把围墙往里建,留下行车的宽度。王某眼看着层层修葺的围墙,不愿承担过多的损失,双方就调解金额定不下来。

  “王某你的要求确实高,两万元的价格比城里买房还贵了”“詹某你也要理解王某,新建的围墙重新拆建,两回的建设成本你也要为王某考虑一下。”……一来一去,詹玉高以中间人的角色,为双方剖析调解方案。最后,王某主动降低了5000元的调解金额,詹某也欣然接受。

  “能调解好的矛盾,村民自己也不愿意闹到打官司的程度,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抓住大家的感情线,因势利导,就能促成大家的和解。”詹玉高说道。

  网格连村解众愁

  “有了这个网格群,村里217户871人,就像变成了一个大家庭。”而这里的大家长,自然是箬青坞网格长詹玉高。

  “乡亲们,这几天镇里将在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开展泥木工匠等职业培训,大家积极报名,多学学专业技术。”在詹玉高的手机里,箬青坞网格群总是最热闹的一个。村民们除了在里面爆料,网格员们也主动将最新的培训、求职、福利等信息第一时间告知众人。

  作为网格长,虽说现如今手机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但总有一些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詹玉高每天都会定时进村巡查,看看年纪大的人是否需要帮忙,打听是否有村民产生了新的矛盾,勘察地质灾害问题,查看马路塌方隐患,并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宣讲最新的政策与信息。

  詹玉高说,曾有一回,村民王某丢失了手提包,可她却如何想不起来是在哪里丢失。川流不息的205国道,这包会被谁捎走了吗?偌大的村子,小小的手提包会在哪儿呢?

  困惑之际,王某拨通了詹玉高的电话,希望她能帮忙寻找手提包。詹玉高立马想到了网格群,在群里把信息一报送,村民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有村民称在自己附近找到了王某的手提包。王某迅速赶过去认领,并一连在群里感谢大家。

  手机里的小小网格群,把村子里的心都聚在了一起。“常有人东西丢失、损坏等情况,发到群里以后,我们都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詹玉高笑着说,大家信任网格、使用网格,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快捷更有效。()


责任编辑: 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