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目标,8任村支书,半个多世纪,在三门县海游街道城西村,有这样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接力,向星辰大海出发

2019年12月24日 17:11:27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楼昕 通讯员 陈宗伟

  2019年7月1日,台州三门县海游街道城西村村民陈巧辉向村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自己有了学习榜样,要向他们看齐。

  陈巧辉今年31岁,从事工程预算工作的她常年在外地工作,鲜少待在村里。这个“七一”,村党委举行了一堂“八任书记话初心”的专题党课,前来帮忙做后勤工作的陈巧辉旁听完全程,散会后没多久,她便拿着刚写好的入党申请书找到了现任村党委书记章以家。

  “她说,希望我能收下这份迟来的入党申请。”章以家说,“我告诉她,只要有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

  屏着一口气

  上世纪50年代,城西村还叫“翻身大队”,社员住着木板房,走着黄泥路,一到下雨天,深一脚坑浅一脚泥不说,还常出现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情形。

  1957年,“翻身大队”成立了党组织,读过3年书的村长章正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改善社员生活,让他们吃饱穿暖住好,成了他挂在心头的一桩大事。

  没过多久,章正合被送去县里参加学习,回来后,他定下“每天一会”制度,党支部会议、村民学习日、生产队长(员)会、妇女代表会、民兵工作会……村里的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抛,讨论一声高过一声去。

  渐渐的,大家伙儿发现,村子在改变——农业发展起来了,村民肩挑背扛,挖出三座水库,解决农作物灌溉难题,村里水稻获得大丰收;生活环境变好了,村里闲置土地被用作村民建房的宅基地,村口的海游小学开始扩建,这个贫穷的小村庄正焕发出盎然生机。

  1959年,“翻身大队”被评为台州地区“农业生产标兵”,在临海表彰大会上被重奖——奖回来一头大黄牛,赢得全县轰动。1972年,村里就相继创办了翻身五金厂、三门县变压器配电厂,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章正合,回忆起往昔岁月,不禁感慨。“要干事,首先得心齐。” 为了培养出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他带头制定“村规民约”,并发展了30多名要求上进的村民为党员。

  1982年,当了25年村书记的章正合将接力棒交给了村第二任党支部书记金积贵。那正是改革春风吹满城的年代,金积贵带领城西村抢先喝到了改革“口头水”,村级联办农贸市场、罐头厂、饮料厂,开发低山缓坡、种植经济作物,建立农业产业链……一时间,村里工业农业齐开花。

  干出一片天

  待接力棒交到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章以齐手上时,作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村支书,他抓住商机开办免烧砖厂,1986年,全体村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年底拿到了一百多元的红利,这在当时足足能买上一百多斤猪肉,大家伙儿的日子真的“翻了身”。

  1988年,当了3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叶加法被选举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在任16年里,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老黄牛般一直在做加法。

  在村第二任支书金积贵、第三任支书章以齐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从接管村里的变压器配件厂开始,搞科技、扩厂房、增设备,很快,厂子产值突破500万元,一跃成为三门县重点骨干企业。紧接着,村里办起副食品市场、菜市场,还建起县里首家村级加油站,在叶加法在任期间,城西村各类工商企业从1家增加到25家,从业人员6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半数以上。1995年,城西村获得“台州市亿元村”荣誉称号。

  回首那段经历,叶加法充满感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依然存在,我一度也充满了疑惑。”那阵子,他和几任老书记常聚在一起讨论,并定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村庄发展理念。叶加法说,是党组织的加油鼓劲,造就了城西村的今天。

  如今,84岁的叶加法仍然掌管着企业“腾龙电器”,他也仍然住在村里那栋两层楼的旧房子,每天穿上灰色工装按时上下班。他说,腾龙电器的过亿产值得益于多年来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党建强、人心齐。”

  许下一份诺

  无论是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头拆掉自己房屋的第五任“自拆书记”章宏将,还是“让房、让地、让贤”的“三让书记”章宏军,抑或是大力推动经营模式改革、股份制改造、旧市场改造的“三改书记”章平,他们无一不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不在意自己得失,只关心能为百姓做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章宏将带头拆掉自家3间住房、兄弟家5间住房,只为建成三门入口第一条十字大街。

  为了落实村民108套/户套间,章宏军四处奔波,有人认为,他跑得这么起劲,自己那套肯定少不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让出自己的分配资格给更加需要的群众。

  善于理财的章平,在2014年一次性核实村集体资产后,把全村445户在册人口按人均一股分配到户。2016年,村办加油站更改合作模式,“摇身一变”,从出租经营模式直接改为与中石化台州分公司联营合作,累计增加村集体收益上千万元。

  2017年,接力棒到了第八任也就是现任村党委书记章以家手中,这位心脏装了8个支架的书记,随身携带救心丸,马不停蹄的为城西村发展四处奔波。强党建,促发展,改造扩建城西加油站,民主决策自主经营城西综合市场、规划建设养老中心,为全体村民购买特种保险……章以家手持接力棒,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正是这一任又一任书记不转频道不换跑道的执着初心,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带领城西村的全体村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啃下一块又一块发展的硬骨头。他们或许没有豪言壮语,或许没有雄迈誓言,但凭借着踏踏实实的作风,把一个曾经破旧的小村子“拉扯”成了现如今远近有名、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小康村,而这,同样也是三门发展的历史缩影。

责任编辑: 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