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连载⑥: 肆 农家乐,乐坏了春林和春花(下)
《那山那水》连载⑥: 肆 农家乐,乐坏了春林和春花(下)
2017年10月19日 09:21:25 来源: 旗书网 作者: 何建明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那山,那水》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献礼书,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省作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精心组织,推动创作下;安吉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下,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从10月11日起,浙江党建网将推出《那山那水》连载精选,以飨读者。
肆
农家乐,乐坏了春林和春花(下)
春林赶上了好机遇。
“2007年,县里提出了‘奋战五年,再造安吉’,我也给自己提出三年再造一个‘山庄’,所以我又在原来基础上翻建了农家乐,这回我投入了六七十万元,房间增加到二十七间。你问为什么不再多一点?因为二十七间房正好可以安排一大巴车的客人。”春林说,“当时一百块吃住三天,干活全是自己家的人,菜是自己的,小工是自己做,所以别看一百块吃住三天,但仍然能赚钱。客人也喜欢,来的人每月每年都在增加。”
春林夫妇生意做得红火,感染了村里的人。邻居也学着春林的样,把自家多余的房间腾出来改装成客房,试着接待客人。这么着,有的客人就住进了春林山庄的隔壁。但有人第一天住进,第二天就要求退房,来求春林,说希望住到他们的春林山庄。春林一问,原来是客人觉得那些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和设施有问题,比如厕所是公用的,比如房间与房间之间缺少私密空间,等等。
“我们都是农民,很多人不懂城里人的一些生活要求,也不懂得什么私密之类的事,所以我发现问题后,便想如何帮助邻居们一起发展比较正规的农家乐。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一样,人的素质也不一样,让他们统一用我潘春林家的方法也不现实。怎么办呢?都到我家来,也不是个办法,似乎我收的客人越多越赚钱,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时候一下子就来了几百人,我没有房子,马上扩建?不可能吧。而且一扩建就得花上几十万、上百万,可房子扩建了,就能保证经常客满?或者突然客人又增加了几百人怎么办?再扩建?这样循环也是个大问题啊!”
“后来你怎么解决的?”
“我解决了!我想,光跟着客流量靠我自己一家不断扩建,肯定非砸不可,到头来看上去我客源滚滚、一年忙到头,但弄不好不仅不赚钱,还会因为不停扩建而负债累累。”
春林果然聪明。他想出的办法是:跟邻居商定,你服务不到位,单独招客人生意不稳定也不一定赚钱,但你如果纳入我春林山庄统一管理,客人来了统一算我春林山庄的,你的客房也算我们合用。你原来一人一天收一百元,现在住你家的五十元我给你,吃饭在我春林山庄的五十元归我潘春林,不是双赢吗?邻居觉得春林这个点子好,于是春林和周边的几户邻居有了很好的合作。他春林山庄的客房,从此除了一号楼(他自家的),又有了二号楼、三号楼,直到现在的五号楼、六号楼……
就是说,春林一户农家乐,带动了五六家邻居全都成了农家乐。
春林说,现在他山庄的客人一到旺季,每天多达上千人,“我潘家的地盘再大也只能住五六百人,就已经拥挤得不行了,还得靠乡亲和邻居们一起帮忙解决。还有,那么多人住在家里、吃在家里,起码也要三四十个帮工呀,这样邻居联手,他们家的人也都有了工作嘛!”
“你春林也算给村里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嘛!”我说。
春林有些得意地说:“应该算。帮工整理整理房间、洗碗洗菜,年岁大一点的婶娘婆婆都可以做,一个月三四千块工钱,也是不错了,是可以拿回家的净收入啊!”
“听说你是安吉农家乐中第一个有自己的旅行社的?”
“是。我的旅行社叫天合旅行社。自从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引出这条致富的康庄大道后,像老天合中我心意一样,山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钱越赚越多,所以我就起了个天合旅行社的名字,我希望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路永远走下去,越走越光明……”
余村的潘春林现在快成政治家了。
“生意做大了,你不懂一点经济和政治知识,绝对不行。我们余村的绿水青山一天比一天值钱,一天比一天珍贵,身在其中靠绿水青山过日子、发展致富的人,不懂得发展理念和未来方向,再好的日子、再好的生意也不能持久。这点我有体会。所以,我们春林山庄现在到了一个阶段后,就迅速提升一个台阶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春林说,比如他有了自己的旅行社后,客源不再靠东拉西喊的散客支撑,而是直接开通了余村到上海市区的大巴线路,而大巴客车就是他天合旅行社的!
“现在天天都有从上海到我这儿的大巴客车。从上海出发,两个来小时就到我山庄了!”春林颇为自豪的是,客人到余村的春林山庄后,不必出他春林“家”,想玩几天、吃遍安吉美食、玩尽美丽乡村,“皆由我负责!”!
“你有了孙悟空的能耐了?”我有些惊讶。
春林信心满满地说:“只要在安吉,这些事我全包……”
原来,他现在不仅有“山庄”,有旅行社,还是几个景区的股东,比如著名的安吉九龙峡,“我是那里的大股东!”
牛!余村的农家乐庄主潘春林现在确实够牛。
我知道,今天的春林山庄,已经不单单接待低端的客源,还把重点放在了中高端的中青年客源上。来的客人,随手打开微信,就可以找到安吉美丽乡村游的春林山庄。
“过去我们的农家乐,只赚吃住的钱,现在是吃产品钱。我们在几年前就响应县里的要求,走精品之路。”春林一边跟我说话,一边不停地看手机。“客人电话打过来时,就已经把钱打了过来,这种生意做得比较惬意。当然,你得把服务跟上去,才能保证客源像山泉涌动,源源不断。”
我有一个疑惑:“毕竟余村和安吉这样的地方,属于江南地区,到了冬季旅游淡季时,你的生意怎么做呢?”
春林抿着嘴笑。片刻,他抬起头说:“这个担心村里人曾经也有过,但后来他们全不为我担心了,反说我春林做生意做‘绝’了……”
“怎讲?”
“一到淡季时,我就把到上海拉客的车子开回来,开到余村和安吉县城里,再把想到上海、杭州和苏州玩的村里人和其他安吉人拉出去,让他们半价坐我的车到大城市里去玩,吃的、住的甚至玩的还都是我天合旅行社来安排,比别人安排的便宜一大截……”
哈哈,你还是赚钱嘛!
“是这样!”春林笑。
这农民的脑子里满是经济学。
安吉县委领导跟我说过:“整个安吉,至少有三千家农家乐,从业人员达三十万人,收入嘛……哈哈,还是不说的好,藏富于民嘛!”
我在想,仅此一块,安吉人已经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想想看,假如每户农家乐,一年赚二三十万元,三千家总共应该是多少?换成金子银子放在你面前,有没有金山银山的感觉!
潘文革书记告诉我,现在余村共有农家乐三十几家,“一家开店,三五家劳力在帮忙。赚钱,只是一种致富模式。”他说。
对整个安吉而言,余村的农家乐仅仅是一个缩影。我甚至感到,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农家乐都是一块令人爱不释手的宝玉,它光艳明耀,又各具特色,享受一次,就会醉倒一回。
那天从余村的春林山庄采访出来,安吉宣传部的同志提出让我“领略”一下大山深处的农家乐。我欣然接受。
几十分钟后,我们进入了一片深深的山谷,到了一个半山腰的地方停下来。
“何作家,‘老树林’欢迎您!”在一块醒目的招牌前,宣传部长陈旭华女士热情地向我伸出手来。
大山深处有这一坊“老树林”,真是既意外又令人好奇。当我在此落停住下,再细观这家悬在山崖之上的农家乐的全景时,不由心潮起伏:连绵的大山,满目皆是翠竹绿林,山谷间吹来的阵阵清风,爽透心腑。在此吮吸一口气,仿佛就有荡除腹中数年之浊的感觉,一切疲劳和烦恼似乎就此消失。尤其是夜宿“老树林”,那种出奇的静寂叫你有种进入了深深的渊底之感,真有些空荡与恐慌。可能是由于负离子特别丰沛,第二天醒来,竟然比平时晚了近两个小时。站在栖息的小阳台上伸伸懒腰,全身上下像换了个人似的那么轻松舒展。
这时,看到几位“老树林”的女服务员正在忙碌着给我们做早餐,便过去与其交谈。
如诗如梦的老树林
“嗨,你们都是大姐级的服务员啊!”我见她们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嫂大婶,不由更加好奇。“这农家乐是你们开的吗?”
“不是,以前是德清的一个人来承包的,后来又承包给了上海老板……”她们笑嘻嘻地给我介绍。
“噢—”我看着一栋栋形态各异的“老树林”山庄别墅,问:“以前都是你们的房子吗?”
“是。”一位年纪稍长的妇女回答说,其中有一栋原来是她家的老房子,前些年承租给了现在的“老树林”老板了。“我用租金在山底下买了新房子,因为儿子媳妇都在镇上上班,小孩子还要到学校上学……”
“这么好的地方,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办农家乐呢?”我有些疑问。
“开始是我们自己办的,这里风景好,前些年有外地来深山探险的,常常住在我们这里。时间一长,我们各家就都开起了农家乐。后来被大老板看中了,就来跟我们谈合作经营更高档次的农家乐,这就是今天的‘老树林’……”
原来如此。我从这些女服务员口中知道,现在的“老树林”在上海等大城市和探险界名气不小,特别是周六周日,客房满满的。“我们觉得很开心。白天在这里工作,拿旱涝保收的工资,晚上可以回家干家务活。自己的老房子也能每年有收益,‘老树林’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走出“老树林”山庄,漫步在山村的盘山公路上,我清点了一下,这个悬在半山腰上的自然小山村,现在基本上都改成了农家乐。住在上面的百姓已经很少,倒是说着各种语言的游客很多,他们与我一样,兴致勃勃地在清新的晨曦中散步、观景……
“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游客们不由地发出一声声惊叹。
上午十时许,在离开“老树林” 时,我抬头远望,见前面仍然群峰耸立。出“老树林”村口时,发现路边有一块小木牌,牌子上有一个向上的箭头, 还写着“九亩田”三个大字。
“山上面还有好地方啊?!”我不禁问。
陈旭华部长笑:“最好的风景在山的最高处。‘九亩田’应该是山川乡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这次何老师您的行程太紧,下次您来了我们去感受一下‘九亩田’的农家乐……”
太遗憾了!我口中说着“行,行”,心里满是叫“亏”。不过,后来看到游客到九亩田后写的几篇游记,多少弥补了我的一点遗憾。
九亩村的由来,据说跟九位女子有关,这中间的传说,一共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传说在安吉人还不是很多的时候,由于外地战乱不断,九位妇女为避战祸,来到了这里一座最高的山上,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环境清幽,生活也很平静,妇女们在这里种地耕作,繁衍生息,渐渐就繁衍出了几代人。她们的后人继承了母亲的传统,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作,悠闲生活,村子也日渐扩大,成了现在的规模。由于村庄的由来与这九位母亲密切相关,所以村子就被称为“九母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九亩村”。
海拔千米高山上的九亩村 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另一种版本的说法是: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位仙女因羡慕人间生活,生出了思凡之心,于是她们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正好就落在了山川乡最高最美的山上。村里流水潺潺、竹海涛涛,让仙女们乐此忘返,久久不肯离去。于是,她们决定永远留在这里,过凡人的生活。她们开垦了九亩田地,在这里种上水稻和各种作物,并繁衍出了许许多多的后代,渐渐地,这里变成了一座村庄。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将这座小山村命名为“九亩村”。
我总认为,在中国的农村,有许多地名就像我们祖先留下的方块字一样,里面包含了先人对自然的认识与生活情感的诸多信息。这些信息极其珍贵,不应轻易被现代文明湮没或覆盖,更不能随意被人为地抹去。九亩村便是一个很有意境的村名。她的美蕴溢着优美文化和自然风光。
九亩村地处千米之高处,最高峰—仙人石主峰海拔达1064米,这在平均海拔只有一二十米的太湖地区,已经是相当高的高度,九亩村也因此是目前全国环境优美的最高村落之一。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天能赏雪,夏天能避暑,算得上城里人最理想的农家乐。
还有一个叫作“船村村”的地方,它与九亩村之间,有一条六公里长的峡谷,叫“井空里峡谷”。它是安吉境内最值得一游的大峡谷,其尽头为浙北第二高峰—赤豆洋,海拔1148米。其东北角与藏龙百瀑景区相连,北与临安接壤,西指余杭,顶端有百余亩地势平坦的高山沼泽地。其上苔藓尺厚,杜鹃遍生,堪称奇观。井空里峡谷内流泉飞瀑、石奇水清、山险林密,自然景观异常优美。此外,峡谷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时可见古木摇曳,时可闻空谷鸟鸣。有游客总结道:在这里,你既可以春赏山花烂漫、夏探幽古避暑,又可以秋攀险处气爽、冬悟雪谷井空,真乃人间仙境也!
安吉的同志告诉我,像九亩村那样的美景胜地,安吉还有很多,那里皆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
- 2017-10-11 《那山,那水》连载① 序言 绿水青山就...
- 2017-10-12 《那山,那水》连载②:壹 堪比小岗村的...
- 2017-10-17 《那山那水》连载⑤: 肆 农家乐,乐坏...
- 2017-10-16 《那山那水》连载④ :叁 天上人间,余...
- 2017-10-14 《那山那水》连载③:贰 金贵!『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