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试水河权改革:原先没人管 承包有人争
丽水试水河权改革:原先没人管 承包有人争
2016年11月04日 14:16:47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江南
碧水映山青的丽水市坑口村。
游人徜徉在丽水市南溪河花滩。章建辉摄
“农村土地老早承包了,山林也可以承包到户,河道能不能试试‘包河到户’呢?”
始于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浙江省丽水市萌生了河权改革的念头。
浙江近年来力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治污水好比最粗的“大拇指”,黑臭河、垃圾河经过治理确实变清了,可如果“重建轻管”的状况不改,日子一长还是难免回潮。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市,地如其名,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境内光是乡村河道就有近万条,这也让丽水在重拳治污过程中,首当其冲面对河道保洁和长效管理的难题。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GDP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倒数第二,财力并不宽裕。
“全乡120多公里河道,每年光保洁就得花20多万元,这钱从哪里挤出来?一想起来就‘压力山大’。”青田县章村乡乡长周晓峰说,以往乡村河道基本处于无管理经费、无管理人员、无管理制度的“三无”状态,章村乡全域保洁总共也就“人均标准15元”那点经费,哪怕全投河里也不够。
2014年8月,丽水选了山区特征明显的章村乡试点河权改革,将各村的河道打包承包;对流经几个村的河道,则以村为单位,分河段公开招标。把河道经营权像承包田、承包山一样分段承包出去,承包人有权在河道经营特色渔业、乡村休闲旅游,但也要负责河道的日常管护。
一如当年的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一样,河权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每条河的资源状况、每个村的村民意愿不同,河权改革也没有“一招鲜”的妙招。前不久,记者三赴丽水踏访山区乡村河道,在一幅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游蛙栖的画面里,找寻问题的答案。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02继“包产到户”后,中国农村又一次迎来...
- 2016-11-013年后,绍兴全市崛起108个美丽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