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组织委员心里话(平阳县专辑)

2016年10月27日 14:26:2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浙江共产党员杂志

  组织委员都是“狠角色”

  林小青,32岁,平阳县腾蛟镇组织委员

  爱好:阅读 旅游

林小青生活照.jpg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直接领导是乡镇组织委员,是个“狠角色”。他思想上开阔,见解高明脱俗,处事拿捏得当。7年后,非常感恩组织,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乡镇组织委员,但很难达到他的水平,因为我深深体会到这是“磨人”的岗位。

  唯一靠谱的做事策略是精进不已。从事组织工作近三年来,我最深的感触是,它涉及行政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又是一件件琐碎的日常事务的叠加。你既需要精英的思维,也需要草根的情怀,既需要原则性也需要灵活性。比如,空心村的党建工作怎么避免空心,能不能尝试用网络新媒体来管理党员,用“强村计划”来吸引党员回村理事?比如,怎么与村干部打交道?给村干部们开会时要严肃讲政治,也要贴心讲感情。他们做错事情,当面要批评,事后要全力帮忙。怎么安排人事调整?要起码提前三个月,做好各种干部考察和人岗匹配的拼盘。“招人要慢,开人要快。”等等,这些“活儿”都超级考验人的智慧。因此,我特别注重业务的学习,强迫自己成为熟悉组工业务的“小灵通”、掌握基层情况的“活字典”、勤思多写的“笔杆子”。唯有如此,才能对上谋到点子上,对下指导在得力处。前段时间,恰逢乡镇换届,又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铺开,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是“狠”的,基本上放弃了双休,白天开会或下村,中午找干部谈心,晚上整理资料,不断地向前辈学、向书本学、向同事们学,直到妥妥的处理好大小事宜。

  必须要守的忠诚是爱党忧党兴党。当组织委员,我觉得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这绝不是唱高调。它给你一份事业感,而且是一种为党效力为民效力的庄重事业。2015年以来,平阳县严格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直接跟年度村干部绩效挂钩。很多村干部跟我抱怨说,群众以前都是在他家里找他盖章的,为什么不能允许他在家待命而非要坐班。我不敢戏谑,我说“因为党在我们村,必须要有一个执政的阵地,那阵地就是村党支部,那阵地就是我们的村民中心,村党支部不能在你家里。”这位村干部听后,马上就点头了,他说自己懂了,尔后他坐班值班做的比谁都好。其实我们的干部都是很朴素的,当他明白一个村支部就是我党在这片土地上的执政所在,当他明白一个村书记就是代表着这个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他就有了自豪感和光荣的使命感。所以这几年来,我和我们的村干部们都是满怀欢喜地去狠抓“村民中心建设”,我镇先后争取200多万元配足配齐51个村(社区)办公场所相关设施,并高标准创建联源村、腾带村等8个示范样板村,同时不断推出“村支书论坛”、“党建+好家风”评选、“村民大学”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文化活动5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村基层党建的内容,也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村干部现在经常笑着跟我说,一年到头最多的活就是党建的活,我们就想多做一些事情,让老百姓说咱们共产党好。

林小青(前排中)参加腾蛟镇党建现场会。.jpg

  林小青(前排中)参加腾蛟镇党建现场会。

  组织委员的要义是传递正能量。从组织干事到组织委员,这十年,我身边一直有一群可亲可敬的组织委员,给了我无数的榜样力量。他们专注、亲切、自信、创新、勤劳。他们教会我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要“讲原则”。要实事求是,敢说真话,敢说公道话,不说假话,不见风使舵;严守党的纪律和工作机密,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比如在办理干部的评先、调资问题上,有的明知道某某不能通过,还是上报,回头就说,“我给你报上了,不知上头能不能批?”矛盾上交,“落个好人”,这是党性不纯的表现。第二要“传递正能量”。 组织委员,是“委员”,更是“组织”,要善于协调,营造好良好的工作氛围。在班子里,要在党委和班子成员之间架起“桥梁”,善于沟通勤于沟通。在干部中,要当干部的娘家人,谈心谈话、知人善任。在党员中,要沉下身子,带头表率。在决策谋划中,维护大局公平公正,在选拔干部时,要谨慎心细,弘扬正气。乡镇是广阔天地,有幸在这里风雨兼程。对工作狠狠爱,我觉的很累,但十分美好。

  人生路上多了份厚实

  顾海霞,37岁,平阳县麻步镇组织委员。

  爱好:田野调查、乡土摄影

顾海霞.jpg

  秋夜微凉,告诉我季节已轮换。回首十八年工作生涯,当过老师、记者,现是一名乡镇干部,跨行业的角色变换,让我在求真求实求善的人生路上多了份厚实。特别是在组织委员岗位上锻炼的一年多时间,让我对农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接触和思考。转岗乡镇组织委员一年多,有三点体会特别深。

  要学习为先,做工作中的多面手。组织部门作为离党委最近的职能部门之一,要为党委当好参谋和助手,就要坚持时时处处学习,吃透政策法规,增强能力建设。鉴于这样的岗位需求,我注意研读相关文件精神,上至毛泽东的《关于党委会工作的方法》,下至《平阳县镇(乡)规范化运行工作规程》等。争取在贯彻各项工作中能够循制度守规矩,融汇贯通,积极推进麻步镇规范运行。同时开阔视野,广泛涉猎,提升修养,增强个人学习运用和科学谋划能力,争做工作的“活字典”、多面手。

  要情系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岗位同时意味着责任,坚持为群众谋福祉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在之前山门镇开展组织工作中,我牵头在上洋村组建了“红色基金”,用于困难党员、群众的帮扶。2015年,该村村民郑珊珊不幸患上白血病,无钱治疗。该村从“红色基金”中拨付了2万元支持女孩医治,同时村支部牵头组织发动全村村民捐款。“红色基金”及善款的帮扶使用,及时挽救了年轻女孩的生命。用心对待群众的所急所需,是我们组工干部坚持努力的方向。在我调离山门镇时,为了感谢我对村里工作的关心支持,村书记端着一碗当地热腾腾的炒粉干慰劳我,吃在嘴里,感动在心里。我们付出的是真情和关怀,回报的是认可和信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顾海霞(中)到麻步镇新华村检查党建工作。.jpg

  顾海霞(中)到麻步镇新华村检查党建工作。

  要直面问题,做解决难题的先锋。在工作推进中,哪里有困难问题,哪里必须有组工干部的身影,我们要做好先锋部队。在工作中,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件是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建设中,我们发现个别村还存在有村民在办公场所打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办公秩序和形象。针对这种陋习,坚决予以整治,同时积极引导培养村民健康向上的娱乐项目。另一件是对村级换届重难点村的整转销号。我所联系的村级换届重难点村是华亭村,原有的村两委主职干部履职不力,村级各项事务停滞不前。经过深入调研,排摸村情,理出症结问题所在,及时调整了不适宜村干部,让“问题”村重新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来。

  对乡镇组织委员来讲,组织工作意味着一定的强度、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充满着挑战,吾将上下而求索。

  像期待收获一样去期待挑战

  陈静杭,34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党委组织委员

  爱好:阅读、远足、运动

生活照1.jpg

  都说组工又苦又累,尤其是基层乡镇,更是任务“重”,环境“苦”的代名词。但我觉得不尽然,很多时候它对于我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一种不断提升眼光、坚定信念的挑战,一种“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闯劲的挑战,一种“不如退而结网”智慧的挑战。而挑战过后“秦关属楚,越甲吞吴”的收获感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满足感更是让我迷醉,尤其是在党建示范带创建过程中。

  顺溪镇是平阳县西部的一个纯山区小镇,村民外出打工多,人口三去其二,再加上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经常感到很迷惘,不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

  “陈委员,我们回村里当村干部就是想帮村民把收入搞上来,但是村里一没项目,二没经验,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啊”,这是一次村干部交流会上一位村书记的发言。从那之后,这句话就不停在我脑海中闪现,经常一个人思索要怎么做才可以帮到他们。

  那时我还是组织、宣传一肩挑,有一天晚上我就想,既然可以开展“文化走亲”,各乡镇互学互比,那是不是也可以来一次“党建走亲”呢,让我们的村干部走出去,看看大山之外是怎么做的,多交流交流总比闭门造车要好吧。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就这样在思考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到镇里,我就和镇党委书记讨论开了。

  经过多方对接,我们最终决定前往万全镇冯宅村开展我们的第一次“党建走亲”。出发前一天,我就和村干部们说了,万全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党建工作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是非常好的学习标杆,这次我们过去一定要仔细看,认真思考,回过头来再用在我们的工作中。

  当天,我们学习了万全镇的党建联盟模式,参观了冯宅村的村庄环境、孝文化,两个乡镇的村干部还一起开展论坛交流。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冯宅村书记说他们有三个目标:一是改变居住环境,二是提高村民素质,三是发展经济。当然,我们的村干部也非常不错,纷纷介绍了各自的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只音村书记的关于开展软弱落后村整治、余思坑村书记的关于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村书记,都赢得了满堂喝彩。

  走亲回来后,我们创建了两个党建示范带,一个是依托顺溪镇特有的古屋资源创建的“古屋”党建示范带,一个是为探索“空心村”发展创建的“空心村”党建示范带,此外,还在鳌江设立了异地党员服务驿站,专门服务在昆阳鳌江务工的流动党员。在村庄建设上,各村也陆陆续续地有一些项目上马了,如顺溪社区的仿古外立面改造、维新社区的“康泉”茶叶综合厂,顺溪首家特色民宿精品酒店新鑫度假酒店就是在这个时期完工的。

  第一次党建走亲后,村干部干事创业在顺溪镇蔚然成风,而党建示范带也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恰好,在7月的时候,县里下发了关于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的文件,这让我们眼前一亮,立马决定开展第二次党建走亲,借机把“走出去看世界”变为“走回来看自己”。

  8月1日,我们启动了第二次党建走亲活动。通过参观“古屋”党建示范带,村干部们学习了示范带内各村在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建设、村庄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抱团发展的先进经验。此外,此次走亲还亮相了各村竞领的项目,促进各村干部互相激励、互比干劲又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正如一个村书记说的“这次走亲,让我们看到了和我们相同条件的兄弟村的先进做法,学到了很多,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更有动力了”。

顺溪古屋党建示范带“党建走亲”。.JPG

  顺溪镇古屋党建示范带“党建走亲”。

  两次党建走亲,从蔚然成风到蒸蒸日上,不仅是村干部,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从“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超越眼下远观大局的眼光,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劲,从“水低成海、人低成王”的放下身段为民服务的使命观,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的信念,基层组工让我在挑战中收获了自己的又一轮蜕变和成长。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