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80后女白领的田园梦

2016年10月26日 15:17:30 浏览量: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农民日报

  邱敏是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乐普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农场坐落在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总投资300余万元,占地150亩,目前已是一个小型现代农业观光园。笔者看到,园内鲜花满目,果树苍翠,果实妖娆飘香。据介绍,园区内种植的全部是高档有机水果,采摘季节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到果园采摘鲜果、观赏鲜花,火龙果不用运往超市销售,在地里就被游客抢购一空。

  要么做导游要么当农场主

  “我一有空就喜欢到田野、山道上散步,早晨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粘挂在庄稼绿叶上的露珠总能让我陶醉。”邱敏说。2014年初,邱敏与家人商量后,投资300万元,租赁本村150亩田地,办起了“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试训基地”,实现了她在大学毕业时留在同学册上的愿望:要么做导游,要么当农场主。

  出生在山区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的邱敏,情有独钟的还是养育她的土地。当她辞职从事农业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在善意的提醒她,面对一个高风险、低回报、投资周期长的特殊行业,不是仅仅依靠热情就可以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不一定如意。正当邱敏风风火火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给她当头一棒的是虫害。“栽火龙果的土地前一年村民种的是玉米,收玉米时没有及时清理秸秆,留下了虫卵,以至成虫泛滥,新栽下的果苗不久就被夜蛾啃了个精光。”邱敏伤心地说。

  一个月后,待老蔸好不容易发出新芽,却又遇到了冰冻天气。娇嫩的幼苗哪经得起山区寒冷气温的侵袭,顷刻间,数千蔸果苗冻死了一大半。倔强而又乐观的邱敏没有气馁,又筹集资金赶往外省调运果苗,及时补栽。由于耽误了季节,邱敏向农科院教授求教,在网上查阅管理资料,在家人及村民的帮助下,果苗生长迅速,并于当年5月开花挂果。

  没想到上培训班很划算

  邱敏半路出家做农业,缺乏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知识,重要的是身边还非常缺少可以沟通交流的伙伴。

  2015年11月,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她接到农业局农场主培训的通知时,心里一直在嘀咕:当时园子里正是火龙果和花海上市的季节,花上一个礼拜去学一个没有的意义的培训班,总是觉着不太划算。到了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拿到那满满一张课程表的时候,她才发现她想错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授课模式,一下子就就被吸引住了。

  “幽默的胡处长,严谨的翁教授,亲切的郭老师,漂亮的万老师,年轻帅气的缪歌班主任,以及我们42位真诚热情的同学们,在‘互信、互助、共赢,共同打造农业梦’的班级精神激励下,一个充满活力,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就此形成了,在学院共创共建家庭农场,相互探讨各种现代农业产业的现实和未来,毫无保留的交换产业和农场经营管理经验。”

  在培训结束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从赣西北出发,前往赣南、赣东、赣中同学的农场考察。所有的同学里,她走的范围是最广的,拜访的同学最多,收获也是最大的。既联络了感情,又开拓了视野、受到了启发。

  通过学习,邱敏乘势而上发展多种经营。她一方面选择外地的高档水果进行种植,如种樱桃、红心芭乐、木瓜、太空莲等,一方面不忘挖掘本地特产。她与父亲一起上山寻找八月瓜、野生猕猴桃、野树莓等进行栽种。

  她说,这叫“土洋结合”。与此同时,她还在水里养蛙,果树下养鹅,在道路两旁种紫薇、百叶草、波斯菊等,进行立体种养。

  关于下一步的打算,她要在农庄开设草堂式餐馆,供游客吃住游玩,享受山沟里特有的野趣。

  “汗水洒满岁月河,歌声飘在天涯路。天空里有我们点亮的星斗,大地上有我们编织的锦绣。一颗颗升起的明星,有着我们的追求……”这是邱敏最爱唱的《创业之歌》。万籁俱寂的夜幕下,火龙果基地灯光闪烁,邱敏与她的伙伴们正用勤劳、灵巧的双手点亮着一盏盏通往希望之路的明灯。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