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筹款的“初心”是否还保持着

2016年10月10日 15:54:32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菅宇正 王会贤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王振耀:

  慈善经济时代正在来临

  本届慈展会是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展会。本届慈展会的主题是“以法兴善”,里的“法”就是我国的首部《慈善法》,里面将“慈善”定义为“大慈善”。在本届慈展会的重头戏——2016国际公益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来视频致辞,呼应“大慈善”:“慈善是国家与人民之间表达团结与友谊的一种重要方式。慈善是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共同未来做出的最佳投资之一。”

  ,世界经济与社会正在接受善的洗礼,“善”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中国慈善事业正在全面走向世界,正在迅猛地融入世界。《慈善法》允许慈善组织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这将为中国的善财释放巨大的能量。”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 马蔚华:

  对于陈光标,社会自有公论

  在本届慈展会上,面对主持人问及对陈光标事件的看法,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壹基金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公开表示:“每个人的追求方式不一样,有很低调的,有很张扬的,自己实实在在的财富,实实在在地捐给社会,这就是公益。另外,我们这个公益是一个公开的,大家都看得见的,自有公论的事,每一个公益人做公益,社会对他都有评价。我觉得慈善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社会自有公论。”

  此外,对于已经正式颁布实施的《慈善法》,马蔚华认为它代表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真正进入依法治善的时代,包括大慈善概念、现代慈善的确立、公益组织实行备案制等都是《慈善法》的亮点,但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如慈善组织的管理费有待提高;税收优惠方面,虽然明确了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在具体实施方面没有具体规定,期待财政部门等尽快出台慈善公益减免税收的具体细则。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