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筹款的“初心”是否还保持着

2016年10月10日 15:54:32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菅宇正 王会贤

  俯视慈展会中心路演区

  在第五届深圳慈展会上,超过230名国内外公益界领袖被邀请在平行召开的国际公益峰会、分专题研讨会上分享公益界的最新操作、趋势和观点,话题包括慈善文化、《慈善法》、筹资、公益创新、慈善信托、社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投资、女性慈善、社区基金会……

  他们都分享了哪些内容,对公益行业的发展有持什么样的观点呢?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徐永光:

  《慈善法》落实与社会企业

  “中国慈善未来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中国第一部《慈善法》已经在本月实施,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落地,特别是政策的落地。最重要的是税收政策的实施。我刚听说老牛基金会被追缴了2.5亿的企业所得税,还罚了800万的滞纳金,基金会的投资收益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包括华民基金会2亿元资金缩减为5000万,安利基金会1亿原始资金缩减5000万等。这些大基金会纷纷缩水的问题亟须解决。而如今,《慈善法》中已经规定,慈善组织取得的收入享受税收优惠,税收闸门开,财源滚滚来。因此,我们大家一起来推动吧,或者坐着静候佳音。”在首日的国际公益峰会上,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道。

  此外,徐永光还表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将出现三个大趋势:1、互联网带来大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将带来一系列的市场创新和社会创新;2、社会企业运动;3、跨界平台合作的发展,解决了我国很多基金会有钱缺乏好项目,而又有很多好项目找不到资金支持的尴尬处境。

  “社会企业,就是要突破当前一个尴尬处境:政府有钱有权,该做好但是没做好;社会组织无钱无权没能力,想做好但是做不好;企业有钱有人有能力,但趋利不愿做。”在“社会企业如何促进社会公益的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上,徐永光这样阐述社会企业的优势。

  他说:“有很多人问我社会企业到底是什么,和其他企业又有什么分别。如果将所有的企业都呈现在一个靶向图上面,处在靶向图最外延,也就是1环、2环,甚至0环、脱靶位置的就是社会的无良企业,这些企业制造环境污染、视频安全问题等等;而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又积极为员工、社会、环境等承担相应责任,在依法纳税同时参与公益事业的企业处在4、5、6环等中间位置;当企业具备很强社会责任,也在公益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战略布局,处于8环,如互联网企业、绿色农业等;9环企业,往往与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重合性,比如在养老、教育、医疗、残疾人就业等等,他们能够用自身的优质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而处于10环的就是真正的社会企业,是在9环的基础上,目标非常明确,以满足社会刚性需求、精准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他们打中了靶心,也就是打动了人心,真正击中了社会痛点。”

  徐永光也举出了一例处于10环的社会企业成功案例:绿康医院。他介绍道,绿康医院经过资本介入后,从原先的社会服务机构成为企业,专门提供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精准满足社会刚性需求。从2006年成立到2013年之前,该医院是一家民办非企业机构,而在2013年引入风险投资后,变更为绿康医院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引进资本后,资本的“趋利性”反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因为只有做好企业才会有利可图,到2016年,企业规模增长了10倍。很多政府建立的养老机构也交由他们管理,形成了“共建民营”的局面。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