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思政课怎样摆脱“各自为战”

2017年02月25日 17:06:15 浏览量: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小学思想品德与  生活教育相结合

  姚素娟(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副校长):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就有,比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让孩子们从关注自己的行为开始,逐步关注身边的班级、学校、家庭,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去关注社会。这是对低年级学生行为层面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在孩子理解思维能力有一定基础后,再上升到政治层面的教育。

  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育人过程,而不是分阶段、分年龄进行(但可以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来确定不同的育人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年龄、知识、环境等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育内容也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整体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螺旋上升的。

  打通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很有必要,学生行为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文明素养等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允许学生反复,因而更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教育的连贯性。同时随着学生对社会接触的更加广泛,一些错误甚至不良的思想行为也在影响着他们,所以小学到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应随时矫正学生的思想行为,因而要打通培养。

  具体而言,小学阶段品德课程中的行为养成、尊敬师长、爱祖国、爱科学、爱大自然、绿色环保、健康心理、团结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均值得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民族教育等都应继续坚持和发展。我认为应该增加礼仪教育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礼仪知识。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应把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教育相结合,与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与法律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本性需要,使政治课成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再遥不可及。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