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 伟哉良渚

2019年09月04日 15:10:13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本网记者 季方

  一锤定音!良渚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三届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木槌,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宣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以无可辩驳的实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五千年文明实证,

  实至名归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成功,不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顾问。谈起申遗成功,她难掩激动的心情。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顶峰,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早在那时,良渚文化已具备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明显分化的社会阶层、凝聚力量的统一信仰、神王合一的权力体系。

  良渚古城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尽显良渚先民杰出的规划理念。外围水利系统同样令人惊叹,在工程的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学水平,展现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这些,都是良渚社会进入成熟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教授曾指出:“如果放在世界的框架上来看,良渚把中国国家社会的起源推到了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明同样的程度,它们几乎是同时期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有了基于现代考古学的科学实证。

  杭州沉浸在喜悦里。千里之外的故宫,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正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

  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幕,良渚文化代表性玉器“琮王”和“钺王”首次同时亮相故宫。来自良渚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全国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完整呈现出中国最早的以玉器为载体的礼制社会,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到明清时期,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良渚玉器特展,也是良渚古城遗址首次以世界遗产的全新身份与世人见面。正如杭州市委党校教授沈小勇所说:“在大家的印象中,看千年中国,看西安;看500年中国,看北京;看100年中国,看上海。以后,杭州人可以自豪地说,看五千年中国,到杭州,看良渚。”

  八十载良渚考古,

  筚路蓝缕

  早在1977年,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就预见了良渚遗址的价值:“古代的杭州,就在这里。”

  “回顾良渚申遗的艰辛历程,83年的持续努力、17年的申遗之路,最终梦想成真,我们在激动喜悦之余,更心怀感恩。”作为耕耘良渚30多年的考古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比任何人都高兴,他说,良渚是几代考古人一点点挖出来、研究出来的文明。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沉睡千年的良渚文明由此揭开面纱。

  从此开始,良渚的考古工作一刻都没有耽搁。

  随着1986年反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反山、瑶山、莫角山、塘山、文家山、卞家山等100多处遗址点,如同一颗颗珍珠陆续拂去浮尘。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了项链,一座消逝了4000多年的史前古城初露端倪。

  随后,古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它的空间格局、功能分区以及各类遗存的内涵日渐清晰。

  2010年,古城的外城得到初步确认。

  2015年,发现和确认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

  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多样的良渚古城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良渚考古人一直以学术立身,研究成果全部基于科学的判断。中国的现代考古学自1920年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然而几代良渚考古人,凭着对考古的热爱、对学术的追求,筚路蓝缕、倾心奉献,从一无所知到申遗成功,让良渚得到了国际承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踏踏实实工作,别人总会看到的。”

  扎实的基础工作、超前的文保意识、科学的研究态度、高水平的科技手段,加之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各种积极因素共同促成了王宁远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浙江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在国内考古工作中走在前列,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浙江样板。

  千秋世代传承保护,

  任重道远

  “以考古带研究、以研究带保护、以保护带弘扬、以弘扬带传承”,“边挖掘边保护”的意识始终贯穿良渚考古的全过程。

  1986年起,反山、瑶山、莫角山等重要考古发现相继面世,直觉告诉大家,这不是简单的单点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率先提出了“良渚遗址群”概念,这比国家最早提出“大遗址”的概念提前了近十年。

  上世纪90年代,浙江首次便划出30多平方公里的整体保护区,如今,保护区范围已扩大到42.03平方公里,保护区规划面积111.53平方公里。

  7月7日,良渚遗址公园向公众开放,第一批参观名额短时间内便约满。今天,人民群众之所以能走近良渚遗址核心区,离不开考古人的“提前谋划”。

  按照常理,考古发掘会一直挖到没有人为干扰过的深度土层。但良渚考古却“浅尝辄止”,了解了墓坑结构后便用沙土原样回填保护起来,保留了原始的地貌,早早地为日后的展示和研究留了个心眼。

  “考古是一项无止境的事业。”刘斌说,良渚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持续的考古也是遗址公园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化距今五千多年,良渚古城也持续了一千多年,今后还需要做大量的考古工作,去认识古城内外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

  文明永续发展,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01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忠培等4位考古老专家呈送的联名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杭州良渚是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这为良渚申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7月10日下午,杭州召开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古城遗址重要批示三周年座谈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们各抒己见,为进一步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建言献策。

  “良渚古城遗址的遗产价值已经有了,但是很多内容还要继续深化,还要进一步提升。”良渚的价值要怎样阐释给全世界,在陈同滨看来,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古良渚人为什么选择筑城杭州?良渚城内的粮食到底产自哪里?良渚玉器的玉料来源是什么?良渚和周边地区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于这个曾经延续了一千年的文明而言,人们对良渚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未解之谜,还需代代考古人不断探索。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既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站在新的起点上,浙江将肩负起保护世界遗产的历史使命,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责任编辑: 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