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河为媒

2019年04月29日 11:36:38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本网记者 张磊

  2018年12月7日,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现场,《来自中国的明信片:大运河纪行》作者David Pickus(中文名:裴大卫)作新书介绍,并分享了他与大运河的情缘。

  你最喜欢大运河什么地方?作为一名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如何看待大运河?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能悉数找到答案。

  鸭舌帽,牛仔裤,皮夹克,此时的David打扮得像一个酷酷的西部牛仔。作为一名浙江大学的教师,和所有的外国人一样,他喜欢中国,喜欢杭州,喜欢悠久的运河文化。

  David Pickus

  当前全球化最有价值的体现

  “世界上的每一条运河都有他独特的意义与美丽,而中国大运河最独特的一点是历史悠久。”

  2007年,David初到杭州。彼时到运河边的景象已然记不清楚了,但似乎从那时候开始就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因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好奇,身为教授的他移居中国研究全球化问题。从北京到杭州,一南一北,一个古朴典雅,一个温婉隽永。于他而言,是不一样的体验。在这两个南北差别极大的地域,有着两大工程:长城和运河。运河更是把两座城市相连。

  2016年底,David已经把生活全部“移”到了杭州。按照他的话来说,运河上的船和桥都吸引了他的目光,运河文化更是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研究。

  “虽然长城很漂亮,但是它一直是把人隔离在外的,而且它是一种战争的象征。大运河则是把人聚集在一起,互联互通。”David极其理性地分析着其爱上大运河的缘由。在他看来,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大运河对他的吸引力,在于其象征着统一。

  这几年,David因为研究全球化问题,很努力地去研究这条河流。“大运河是当前全球化最有价值的体现。”David说。

  《来自中国的明信片:大运河纪行》(英文版)

  帮助人们团结一致的“系统”

  “我想试着写全球化前后中国的转变,慢慢地逐步扩展。”David说。而这些看法的转变来自他在杭州的生活,更准确地说是在西溪路上的生活。沿着这条路,他看到了更多生动的景象。

  西溪路始于1958年。这片区域人口稠密,在狭窄的道路两侧有着多层公寓楼。随着时代变迁,街区旧时的景象已慢慢褪去,很多历史渐渐上墙,成为“文化墙”上的历史景观。

  如今,当他走出公寓楼,很容易就看到大多数中国大都市繁荣的景象。高楼和宽阔的林荫道,五星级酒店和现代化的银行以及两个相距约200米的星巴克,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全球化景象。但同时也有小商小贩们在此卖水果、蔬菜和农产品。

  在西溪路上居住的时光,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能看到的景象明天可能就会成为过去。

  世界在变,即便变化很慢。但如何在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秩序?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David认为这是城市本身的问题,需要一步步去考虑。正如运河边有成千上万的街道,每个街道都有着许多故事,而对于大运河也需要一分为二地去考虑。

  David最喜欢的地方是那些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运河曾经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那是一个不惜任何代价和风险帮助这里的人们团结一致的“系统”。

  “我意识到,大运河不应该只是被看作一个文物,而应跟整个历史融合起来,成为一个体系。通过一个外国人视角了解这些很有意义。”David真诚地说,一看到大运河就很自在,大运河上所有的地方都在提醒我们,必须努力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然后再努力工作。

大运河上流动的市场 孙旻焱 摄

  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

  从东都洛阳南下直至扬州、苏州,再到杭州、绍兴等地,David走过了大运河沿线的许多地方。不少地方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例如在扬州,大运河上各种各样的船往来如织,这些船乍看起来不是很好看,沿岸居民的住所也参差不齐,但却与运河形成了一种整体天然的美感。

  “不是说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装扮得漂漂亮亮才是美的,其实日常生活所见就很美。”David发现,虽然目前许多城市和政府机构正在大运河沿线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和修复工程,但更让他欣喜地是,大运河其实早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插秧养蚕,摇橹行舟,吟咏唱和……因为有了运河,河岸上的生活才有了牵系,心灵才有了栖息的场所,浪漫与情怀才有依托。

  日常生活美学在运河沿线继续上演,这是自然与文明冲突的结果,这是专属于大运河的故事。

  “大运河上有旅游船,但我认为,如果公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在运河上运输货物意味着什么,体验船上的生活,这将是有益的。虽然大运河的范围自然缩小,但它仍然是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此外,在大运河旅行的船员们有着自己充满活力的亚文化。”David对此建议道。

  David告诉记者,自己的祖父母都是逃到美国的难民。他的母亲80岁了,今天依然还去工作。她对大运河不太了解,但是她很同意保护和开发运河。“我的母亲理解下一代的孩子需要互联互通。我家人都这样认为,还有很多外国人也这样认为。他们不喜欢战争,不喜欢吵架。”David希冀和鼓励在未来创建“全球化的大运河”,希冀能够以运河为媒,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这也正是他写作《来自中国的明信片:大运河纪行》的初衷。


责任编辑: 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