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南北的“大地史诗”

2019年04月29日 11:36:36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周新华

  杭州拱宸桥 来源:视觉中国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指挥军士在邗城(今扬州)蜀冈之下开凿邗沟,这成为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史书以“举锸如云”四字形容当时开凿情形,其壮阔热烈可想而知。大概连夫差本人也不会想到,自铲起邗沟的第一块土算起,这条运河将对后来的历史产生多大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大运河形成于隋朝,后又经十三世纪元朝的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大运河全貌。

  京杭大运河,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和长城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自北向南穿越并沟通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其北端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南端是充满葱翠生机的杭嘉湖平原。大运河的开凿,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延展空间,燕赵、齐鲁、荆楚、吴越,乃至巴蜀和岭南,相对隔离的文化板块,在一条运河上交相辉映,融通向前。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时间最久的运河,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京杭大运河曾经是联接我国北方政治重心与南方经济重心的水运交通大动脉,是古代北京与全国各地政治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四千里运河道上,曾经帆樯蔽日,舟楫相衔,到处是一派繁华景象,每年运送数百万石粮食和各种贡品以满足皇室和北方国防的需要,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及农业发展都有卓越的贡献。

  千年运河,有过气象万千的繁盛,也有过舟稀鞍冷的困顿,而伴随着运河一直流淌的,是那一缕源远流长的文脉。

  浙江位于大运河的最南端,大运河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公里,连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同时通过浙东运河将大运河向东拓伸。运河流经的杭嘉湖地区,向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大运河贯通了众多河道,水运带动了经济文化,水网灌输了市井街巷,孕育了一个个明珠般的名城名镇。

  杭州地处江南运河与浙东运河的交汇处,堪称古代运河线上的交通枢纽,以运河为主干的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运输网为杭州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隋朝江南运河开通到余杭之前,杭州只是一个僻处山中的钱塘小县。江南运河直抵杭州城北,又“穿钱塘市而入江”,与钱塘江相通,使杭州与隋朝京城洛阳直接相连,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杭州从此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的东南大郡。

  在历史上,杭州曾两次建都,也是与运河促成的经济繁荣须臾不可分。特别是南宋继五代时的吴越国之后再一次建都,更使其进入了鼎盛时期。

  千年遗留下的古河道,河水缓缓流淌,沉留下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河道上的桥梁闸坝、雕塑石刻、文字图案,岸上的亭台楼阁、寺庙庵堂、民居建筑、长街短弄,以及历史传说、歌谣图画、风物掌故、民风民俗,这些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成为流动而鲜活的文化印记。

  除了杭州,大运河浙江段还有许多城市也算得上是一座座“水城”,依水而生,滋养着自古而今的一代代浙江人。大运河宛如一条玉带,将沿途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名镇和民俗文化串珠成链,熠熠生辉。运河边的古遗址、古建筑比比皆是,历史风貌与传统格局保存完好的运河城镇与村落触目可及,还有与运河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如数家珍……

  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大地史诗,是一条文化长河。

责任编辑: 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