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融合演绎“浙东唐诗之路”

2018年09月04日 10:44:57 来源: 之江吹风 作者: 宣传半月刊

  浙东自古经济文化发达,唐朝 300 年,众多文人骚客追慕先人,徜徉山水,击节高歌,为后世留下近 2000 首唐诗。

  对于这一人文现象,“浙东唐诗之路”是一个形象、具体而科学的概括和集中,是十分珍贵的世界性文化遗产,是一条绝无仅有的文化之路。

  唐诗与交响乐在舞台上邂逅,诗、诵、歌、乐交融演绎浙东山水。8月31日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音乐厅,大型咏诵交响套曲《浙东唐诗之路》精彩上演。

  是夜,500余人的音乐厅内座无虚席。灯光渐暗,一段声音低沉而婉转的大提琴独奏款款而来,渐渐带起合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当由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的歌唱家们,将序曲《我欲因之梦吴越》的美妙旋律如诗如歌地吟唱出后,《浙东唐诗之路》便在现任北京东方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欧阳汪剑的指挥棒下缓缓流淌开来……

  整部作品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主线,选取了16位诗人的17首诗歌,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相关作品,按对浙东的向往、对山水的吟咏、对魏晋的追忆、对民俗风物的探寻和对山河变迁的沉思等多个方面,分序曲《我欲因之梦吴越》、第一乐章《何处青山是越中》、第二乐章《王谢风流满晋书》、第三乐章《还思越水洗尘机》、第四乐章《笑问客从何处来》和终曲《天姥连天向天横》等六个篇章进行了艺术化表现。

  90分钟的演出,通过交响乐演奏,诗词朗诵、独唱、合唱,以及舞台大屏展现等形式,将唐诗、交响乐、浙东山水融为一体,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梦,结束后纷纷直呼不过瘾。“听的是交响乐,品的是唐诗意境。”文化名家徐跃龙表示,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中国自古便有诗乐合一、以诗入乐的传统,这次唐诗与交响乐相结合,创意形式,创新表达,向更多的人展现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和精神之美。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唐诗之路”最早由新昌学者竺岳兵提出,指的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创作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条山水人文旅游线路。早在2014年,县委宣传部和浙江交响乐团合作,由时任浙江交响乐团团长陈西泠为创意、文学脚本创作,邀请著名作曲家崔炳元作曲,历经一年多的调研考察和倾心创作,于2015年创造性地开拓出音乐的“唐诗之路”——大型咏诵交响套曲《唐诗之路》。2014年入选浙江省第九批文化精品扶持工程,2017年列入国家艺术基金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5年4月新昌举行首演后,先后在北京、西安、上海、广东等地作了巡演。

  当晚演出结束后,参加作品研讨会的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浙音作曲系主任郭鸣,浙音教授及合唱指挥阎宝林、词作家钱建隆等专家们不吝赞扬,称这部作品是为瑰丽唐诗谱写的新篇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文化自信的范本,在带给听众审美振奋与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启示,既是对浙江文化的有力传承,也讲述了壮阔而充满意境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