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龙河畔好支书
花龙河畔好支书
2018年12月29日 10:36:55 来源: 作者: 王石良
【人物名片】杨俊明,男,出生于1966年出生于廿八都花桥村。2004入党。2011开始担任花桥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花桥村先后被评为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在他的带领下,花桥村党支部被评为2011年度廿八都镇先进党支部,2012年度江山市先进基层组织。
一、让每一块钱都记得清清楚楚,让每一块钱都用得明明白白
8月31日上午,我在廿八都花桥村部采访了书记杨俊明。杨俊明长得高大魁伟,穿着干净整洁。他说话不多,谦虚低调,反复地说:“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没有什么可写的。我的座右铭是‘干净做人,踏实做事’,要求自己不沾不贪,干干净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担任村支部书记以前,杨俊明曾当过多年廿八都信用站农村金融服务员,经办村民存贷款。杨俊明认真负责,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得到了村民信任。担任村书记后,岗位变了,办事的风格没有变。让村里的让每一块钱都用得明明白白,每一块钱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杨俊明对自己、对村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
2005年至2008年,由于建设黄衢南高速公路,花桥村有几百亩土地被征用。2011年,国家下达有关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的通知。杨俊明立即组织学习、落实,多次跑镇政府、土管、住建等有关部门。同时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商量名额分配方案。名额分配就绪,督促268位有参保资格的村民上交保险费23100元。这笔钱村民先由各村民小组长代收,而后转村委,村委先将这钱存廿八都信用站。到规定时间,统一交市社保局。钱存信用社,会产生利息。这些利息在杨俊明的提醒和安排下,及时返还村民手中,尽管数额不多,但村民得了明白,干部得了肯定和夸赞。廉生威,公生明。花桥村村两委风清气正,有很强的战斗力,与杨俊明书记的廉洁奉公、以不贪为宝有关。
村民胡秀爱告诉我,花桥村里也有计划生育押金、农户建房押金、户口挂靠押金等。只要政策允许可以退还,村里就第一时间及时退还村民,从不拖拖拉拉。过去许多地方存在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要交钱的情况,而交上去的钱往往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让村民心寒,怨言多多。花桥村的现在做法让村民暖心、放心。
对于大家的表扬,杨俊明很淡定。俗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杨俊明却说“能”,只要划一条远离河道的红线,就没有“湿鞋”的危险。作为村主要领导,一切按规章制度做,按程序走,坚持“五议(即村“两委”负责人建议、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就会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廉洁奉公就是杨俊明的信仰。
二、手勤腿勤嘴勤,人勤春来早
花桥村位于廿八都古镇镇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对廿八都古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2016年以来,花桥村就先后获得省农办和省住建厅的下拨地资金1000万元,用于花龙河河道改造、村停车场建设、浔里老街改造修缮等施工项目。
资金到位,压力到位。如何用好这些钱,把钱用在刀刃上,打造精品工程,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花桥村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
花龙河,原名“开叉河”,是廿八都枫溪的支流,流经花桥村西边。雨季时常常山洪暴发,威胁着两岸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16年,花桥村获得省农办下拨的700万元资金,用于花龙河河道改造。工程包括花龙桥建造、河道疏浚、河岸硬化和绿化等,工程项目多,工期长,要求高。这三年里,杨俊明风雨无阻,常常来得比施工队工人还早,看得比什么都仔细,问得比谁都认真,从来不打马虎眼。有工程队队长说:“看到杨书记过来,心里就发虚,唯恐什么地方做得不合格被发现挨批评——他有一双发现问题的千里眼!”
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监督到位,要手勤腿勤嘴勤,才能对施工计划、施工要求、施工进度、人员到位情况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才能保证质量,打造优良工程。
花桥村地处廿八都古镇镇区,这里是曾经是闽浙赣三省边界最繁华的商埠,留下了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全国第一,浙江第一”,是一座写满神韵与传奇的古村。为保护这些古建筑,省市地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杨俊明从来不把保护古建筑看成是上级部门的事,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职责所在。这些古建筑差异很大,有的是有公共古建筑,如儒官衙门、龙兴社、关帝庙,有的是古民居,如杨秀东旧宅、杨仁和旧宅、杨通孜旧宅、杨通森旧宅、杨通孝旧宅等。古建筑的类型不同,决定了保护力度不同,资金投入不同。
这些古民居,有的是江山市重点文保单位,有的则是一般古民居。如果是文保单位,有专项基金,就要多投入,一般要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然后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施工;不是文保单位,就要根据老旧、破损情况,决定是否修缮,什么时候修缮,怎样修缮。如果是一般民居,有的常年有人居住,所以破漏情况较轻;有的常年无人居住,损毁情况就比较严重。损毁情况的差异,决定了修缮改造的轻重缓急。
作为花桥村书记,杨俊明积极配合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认真了解、记录古建筑情况,排出修缮改造的先后顺序。为配合工程建设,花桥村安排专人监工,实时监督工程进度、质量、效率等。书记杨俊明更是经常走工地,定时不定时检查施工情况和施工质量,发现问题,立即提醒、纠正。“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里是我的家,建设好花桥村,就是建设好我的家园。何乐而不为呢?”杨俊明对我说。
廿八都古民居是土木结构,防水防火有的弦时刻不能放松。村民刘永松告诉笔者,每当刮风下雨,杨俊明就走东家,串西家,看看各家各户有没有漏水现象,慰问孤居老人。晴日无雨的日子,杨俊明也常常去街头巷尾走走看看,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消除。杨俊明说,发现问题需要腿勤,多走才能发现问题;需要口勤,才能了解问题的方方面面;需要手勤,动手才能解决问题。
这段时间,浔里老街正进行外立面改造,让古村落更古朴、更美观。找不到杨俊明,去浔里老街,准在。
三、人心都是肉长的,耐心细致换得云开日出
俗话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党的领导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去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去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去完成,各级政府部门的每一项任务,需要基层干部付出很大的劳动、满腔的工作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落实到千家万户。对此,杨俊明深有体会。
花桥村位于廿八都镇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5A级景区打造、浔里老街改造等活动中,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遇到了一些阻力。譬如按照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帮助农户进行住宅外立面改造美化,本来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偏有村民不愿意。为什么?自家的外立面装潢当初可是花了一点钱的,现在刮了改造,有些不忍心。其次,外立面装潢式样也还可以,感觉没必要换。还有村民担心,刮去外墙瓷砖,会不会影响房子的牢固。
杨俊明和其他村干部一道,一趟有一趟上门做动员说服工作。村民下地干活了,就找到地里说;白天不在家,就晚上找上门去说;在外打工经商的,就一次次打电话、发微信短信去沟通。人心都是肉长的,耐心细致换得风平浪静,换得工作的顺利进行。村民杨某某和杨俊明是本家,他就这样对笔者说:“要不是俊明一次又一次找上门来,好说歹说,我还真不愿意改(外立面)呢。才贴上去五六年时间,崭新崭新的,式样也很潮的,真舍不得啊!但俊明说了,立面统一了,村容村貌更古朴,更美观。我妈我爸也说了,支持支持俊明工作吧。”原来,杨俊明打了“亲情牌”。
“三改一拆”工作难度更大。拆除花龙桥头铝合金厂就是一例。2011年,徐姓老板看中了花桥村吕姓村民门前的一块宅基地,以每年2000元的价格租了下来,签订了一份长达10年的租赁合同,办起了一家铝合金厂。前几年,全省开展“三改一拆”行动,该厂也在拆除之列。但宅基地所有者以已签订租赁合同、不好中途毁约做借口,拖延拆除,实际上是舍不得2000元的租金;而经营者以投资很大、要求村里给与经济补助为借口,拖延拆除,企图蒙混过关。2017年,花桥村其它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杨俊明全力以赴,来啃这最后一块肉骨头。那段时间,杨俊明几乎天天跑花桥头,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找宅基地所有者吕某和租赁者徐某,语气温和,态度坚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吕某和徐某同意无条件拆除违章建筑。最后一次协调会上,徐某说,再不拆,我都要崩溃了!杨书记的耐心温和把我打败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耐心细致守得云开日出。农村基层工作,容不得简单粗暴。
每年下半年,各级爱委会都要组织一次灭鼠活动,花桥村也不例外。活动很有必要,但有时会发生伤及无辜的情况。这不,杨老二家的媳妇提着一只死鸡找上杨俊明家门,要他赔偿,说:“我家的鸡死得好冤啊!早上还好好的,中午没了。这是一只多好的母鸡啊,每天一个蛋,可以我家孩子补身子。现在你们搞什么灭鼠活动,怎么不家家户户打过招呼呢?鸡啊,你死的好冤啊!”边说边骂,引来左邻右舍看热闹。
杨俊明老婆怒了,打电话让男人回来,要他向女人解释清楚。杨俊明赶回家,满脸赔笑,听女人又骂了一通,心平气和一些了,才不急不慢地告诉她:“灭鼠药是到了,灭鼠活动还要再过两天才开始。你家的这只母鸡估计是这几天天气热,得病死的。”杨老二家媳妇还有些不信,一问大伙,果然如此,才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拎着死鸡走了。
老婆恼了:“为什么刚才电话里不早说?”杨俊明安慰她:“人家死了鸡,心里难受,上我们家诉诉苦出出气,也需要的嘛。”老婆笑了,周围的村民也笑了,打心眼里敬佩书记的胸怀。
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耐心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杨俊明用他的行动做了最好的注脚。
廿八都花桥村是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生活着一个个可爱可敬的人,杨俊明就是其中之一。
- 2018-12-28 江山峡口镇:探索“三众”模式加强基层治理
- 2018-12-28 江山市首个“村集体所有”冷库建成!
- 2018-12-28 柯城姜家山乡:领头雁年轻有干劲
- 2018-12-28 江山:主动清自家杉木林 头雁壮集体亮担当
- 2018-12-28 深山流出一泓清泉 “零蛋村”蜕变“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