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黄湾的以文塑旅之路

2024年10月12日 17:31:36 来源: 浙江文化产业 作者: 嘉文轩

“舆图早已识尖山,地设天开障海关。”两百多年前,乾隆皇帝视察塘工亲临海宁,在黄湾观音寺挥毫泼墨,留下《登尖山观海》,更在观音寺内题诗、书匾、作联,写下十四篇颂扬诗篇,为黄湾披上了一袭璀璨的历史文化织锦。

岁月流转,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再站在观音寺俯瞰尖山,除了起潮之地滚滚钱江潮澎湃向前,还有滑翔伞翱翔天际、天幕下围炉煮茶、四季果香采摘等集合“水陆空”的玩法吸引无数游客打卡。

从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地,到年轻人喜欢的网红打卡地,来看黄湾的文旅“蝶变”路。

图片

黄湾尖山

文化浸润

从一首首悠扬的民谣谚语,到一个个精彩的非遗活动,黄湾用好用活文化瑰宝,将乡愁故事娓娓道来。

黄湾位于嘉兴最南端,地处钱塘江北岸,青山环抱,绿水相依,四季瓜果飘香。在这里,四季更迭不仅孕育了自然的馈赠,也滋养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前世修修,住咾海口。吃好早饭,望望潮头。”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轻轻诉说着钱塘江畔这座小镇世代相传的故事与风情。

“夏至满山红,小暑一窝虫。”一首节气谚语,不仅是季节更迭的印记,更是村民对杨梅丰收喜悦的颂歌;“白么白如雪,腰里打个结,掼咾河里毫无一点水息息。”一篇谜语,将村民捕鱼场景描写地栩栩如生……

《钱塘民间记忆》一书中,记录了黄湾一带流传百年的民谣13首、谜语130篇、谚语70余首、童谣6首,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串联起乡村深厚悠久的文化根脉。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黄湾不断创新,用全新形式诉说着悠久的乡愁故事。文化特派员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使者,在田间地头为孩子们讲述民谣故事,共寻历史印痕;名师工作室里,孩子们在乡村作家杨卫华的引导下,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心中的梦想;文化礼堂里,非遗传承人正教孩子们学习草编和蓝印花布扎染,黄湾非遗技艺在一双双小手中焕发新光彩。

图片

蓝印花布走秀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常态化开展书法班、舞蹈班、象棋班、八段锦班、文学创作班等,把老师请进来,把乡村文化展出去。欢快的舞蹈节拍声、专业老师的授课声、笔锋触及宣纸的沙沙声,一年四季在黄湾响起。

乡村文化人韵悠长,通过挖掘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还原了历史记忆,留住了美丽乡愁,进一步激发了人文乡村的内生动力,提振了文化自信。

IP“出圈”

从第一顶滑翔伞起飞,黄湾镇走上了一条发展体育运动产业,打造户外休闲特色IP的道路。

杭州有西湖,黄湾尖山也有一个西湖,就在大尖山脚下,大家习惯称呼它为小西湖。小西湖主打一个“运动风”,皮划艇、摩托艇、冲浪板、快艇、游艇、脚踏鸭子船等水上项目一应俱全,日常在海边能玩的水上项目,在这里基本上都能玩。

黄湾境内有大大小小9座山,不乏嘉兴最高峰高阳山,但比高阳山更有名的是一座叫大尖山的矿山。这座在20世纪轰轰烈烈的矿山开采中有幸保存下来的矿山,四面都是平原,有充足的动力气流用于起飞和滑行,每年可飞天数可达200天,让翱翔天际的游客得以在空中饱览“一潮四看”的壮丽景象:涌起潮、一线潮、交叉潮、回头潮。

图片

大尖山滑翔伞运动基地

随着户外运动热潮的席卷,2015年大尖山借势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劲东风,迎来了新生——大尖山滑翔伞运动基地建设运营。滑翔伞的降落点便是小西湖的北岸,这里主打一个“休闲风”:一朵朵洁白的天幕下,是三五好友围炉煮茶喝咖啡;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是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尽情释放天性;一串串滋滋冒油的烧烤,是年轻人去除班味寻找松弛感;一个个你追我赶的身影,是骑行爱好者开启CityRide,乘兴而来尽兴而返。

此外,在这里还能参加全国定向比赛,享受音乐节,逛后备箱集市……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文体引流,大尖山小西湖在年轻人群体中持续出圈。2023年,大尖山景区接待游客4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64万元。

图片

草坪音乐节

在数字化浪潮下,乡村发展也要有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来到黄湾未来乡村展示厅,农创客正热情洋溢地直播带货;为提升水果产业影响力,设计了Logo和卡通形象代言人——“杨梅梅”。不生搬硬造、不同质内卷,这十年来,黄湾挖掘自身特色资源,把握时代风口,一步步将“花果山”变为“金山银山”。

文旅兴业

一路走来,黄湾以文化底蕴为支点,以特色资源为杠杆,翘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前行,不断进阶,助力产业振兴,实现乡村“蝶变”。

资源优势用足用好。黄湾不仅有山有水有潮,近年来爆火的滩涂潮汐树、作家笔下的“阿勒泰”、珍稀鸟类安家落户都让这片世外桃源焕发出勃勃生机。

黄湾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紧抓自然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让乡村旅游焕发全新活力。

文化赋能产业振兴。蓝印花布“走”进景区,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潮缘·山水间”黄湾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持续举办,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实践;文化特派员、职业经理人为乡村文旅事业带来“锦囊妙计”;即将打造乡村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体验馆、骑行轰趴馆,引领乡村“潮文化”。

文化成为黄湾推动产业振兴的关键力量,为业态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劲动力。

体育赛事激发活力。不论是“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长三角滑翔伞邀请赛、省儿童定向研学活动等重大赛事,还是广场舞大赛、篮球赛等群众文化赛事,黄湾通过“赛事搭台,运动唱戏”的模式,积极打响“村潮·爱拼才会赢”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地区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文旅体产业复合交融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图片

金秋桔子大丰收

秋风送爽,蓝天如洗,滑翔伞影如彩蝶翩跹,划破宁静的天际;钱塘江畔,潮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而岸边这座小镇,已披上丰收金装,硕果累累。

柑橘满枝,果香四溢,飞天入水,登山望海,期待与你在金秋九月来一场不期而遇的美好邂逅。

(图源:海宁市黄湾镇)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