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村因“荷”而兴

2024年07月30日 11:07:32 来源: 浙江文化产业 作者: 嘉文轩

荷叶飘香诱人醉,一夏盛景正此时。

近段时间,嘉兴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第三届荷花农文旅共富季火了,广大游客相约双山村十里风荷,赏荷景、品荷韵、尝荷味,领略“诗画海昌”一体多面的文旅资源。微博上,#在漫天荷花中遇见诗画海昌#话题总览超千万量,在海宁,赴双山赏荷成为夏日闲游的不二选择。

我们不禁要问,双山荷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吸引人?

图片

双山荷花

流量为“荷”来

2021年,武义优质宣莲在海宁盛开,“武莲海种”基地就成为海宁赏荷花必打卡之地,每年夏季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市民纷至沓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文化”作为沉淀千年的自然IP,当下仍然出尘入世,在每年夏天到来之际成为一大顶流,吸粉无数。炎炎夏日,公园和花园中的荷花池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而摄影爱好者和自然观察者则通过镜头和笔记记录下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美丽瞬间。

荷花,自古以来便在东方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仅代表了纯洁和美丽,更是雅致与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词、画作以及哲学思考中,荷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品质,成为一种文化的标识与精神的载体。

踱步赏景,朵朵荷花静静生长,无论含苞或是怒放,总在田田荷叶间清新动人,时时撩起游客的遐思。荷叶如盖,菡萏飘香,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融情入景,赏荷寄怀,创作出一首首诗词歌赋。

如今,海宁双山村十里风荷景区种植了超200亩荷花,有一万八千多株不同品种的荷花,是海宁连片种植最大的区域。进入7月荷花盛开季节,不少人扛着“长枪短炮”前来取景,娇艳多姿的雨后荷花、五彩晚霞映衬的荷花,一波波美照轮番亮相,在媒体平台不断出圈。

图片

游客踱步赏景

向美而行,乘兴而来的游客成为十里荷塘最佳代言人。

山海赴“荷”约

“武莲海种”是海宁武义两地共同建设的共富项目,创造了浙江省第一个山海协作农业共富“飞地”新模式。上百亩荷塘,栽种了11种精心选择,来自浙江武义县的优质宣莲。

宣莲,中国三大名莲之一;柳城,江南第一荷花之乡。四年前,海昌街道第一次在畲族镇考察时,发现了车门村的这朵荷花,随即想到当时正在打造3A景区的双山村。于是,双方一拍即“荷”,计划将这朵“共富之花”从武义县引入海宁,打造海宁版“十里荷塘”,既可为车门村带去经济效益,又能助力双山村风貌焕新。

图片

“武莲海种”基地

2020年12月,两地正式签下“荷”约,以“荷”为媒,结下“山盟海誓”,在海昌街道双山村撒下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打造武义宣莲(海宁)生产示范基地。2021年春暖花开之际,车门村委托荷花种植专家带着两万多株宣莲苗种从武义驱车赶至海宁,并指导、协助双山村农户进行种植。自此,武义宣莲正式在海宁扎下了根。

彼时的双山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集观赏、休憩、游玩为一体的农文旅路线。通过碧水绕村项目建设,一水连天、栈道绵延的赏荷景观,仿佛让人置身立体水墨画卷中,让整村环境更上一层楼。

正如莲花依赖泥塘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山海协作”借助海宁的产业、项目优势,转化武义的物产、生态资源,探索出了互惠共赢的新路。

2023年,基地通过灵活就业和固定用工等方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业,形成莲花、莲蓬、莲子产业链,带动双山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同时,莲虾莲鳖共养等新模式加速形成,只待“留得残荷听雨声”之际,再让丰收的乐章奏响荷塘。

产业因“荷”兴

文艺之美点亮乡村生活。以“荷花”为核心文化符号,今年的荷花农文旅共富季还启动了荷香书吧·全民阅读、荷你有约·群文荟萃、荷韵赋能·非遗体验三大系列活动。不仅准备了好戏连台的优秀文艺节目,也捕捉着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植入了NPC互动、集章打卡、祈福许愿等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让游客可观、可赏、可参与,提升了游客体验感。

图片

第三届荷花农文旅共富季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评弹《唱支山歌给党听》、越剧联唱《流派纷呈》、情景剧《播,种也》、舞蹈《手马欢歌》……夜幕下的展演节目,或是传承千年的古老文化,或是反映当下乡村生活的新风貌,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文美景带动旅游业态。和美乡村连片成带,游客为荷花而来,却不局限于荷花。双山村因村域内有东史山、西殳山而得名双山,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双山村整合史山山体、十里荷花、千亩良田等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打造了以双山村龙虾农旅基地党群创业共富项目为依托,包括“武莲海种”基地、五福彩色稻田、菌菇农企、史山十景等的乡村旅游环线,还在谋划轻运动场所、水上浆板运动、禅修疗愈等新兴旅游业态。

漫步乡间小路,既能在十里荷塘读到白鹭诗行,又能在遍地金黄感受风吹麦浪,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悦。环山绕行,途中扫码古迹导览便可听取语音介绍。走出史山,双山村垂钓中心汇聚人间烟火。由此,双山村本地人文美景形成了集群效应,旅游更是形成了辐射带动作用。

赏花经济变成卖花经济。如果说“赏花旅游”引来了瞩目的流量,那么“卖花零售”则提供了驻留的理由。买花作为许多人的过节仪式感,荷花节当然少不了“花卉经济”的助力。现场开放集市进行展示和售卖,借花装点生活,无论悦己还是礼赠,都更好满足了人们对“美”的消费需求。

图片

夜幕下的共富集市

由农业公司经营管理,新农人返乡创业,共富工坊深化服务,莲子种、收、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得到全面延伸。双山农文旅基地后续将结合宣平贡莲甜汤,把景区产出的莲子做成降暑甜品,并推出农副产品礼盒装,让山海协作的“荷”产业更进一步。

在一年又一年的赏荷旅游热里,为“荷”而来的人们见证了“武莲海种”基地的“从无到有”到“有中更优”,提高了回头率,也让“诗画海昌”在十里风荷的爆火中出圈,打响了知名度。铺开生态卷、饱蘸文旅墨、种下共富苗,花“香”两地的荷仙子正款款走向盛开。

(图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