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有个“千年石头城”

2024年06月24日 15:57:57 来源: 浙江文化产业 作者: 温文轩

温州泰顺县南浦溪镇的库村,一个隐于山野中的小山村,地形地貌酷似“风水宝库”而得名,路面、围墙和建筑都是用石头筑成,也有着“千年石头城”的美称。

不同于江南的古镇,库村少了几分烟雨绵绵的婉约,却多了几分唐风宋韵的风采,如果说江南的古镇就像含苞待放的娇羞少女,那库村则是大气豁达的豪迈诗人,有“小桥流水人家”氤氲着的小巷烟火气,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气息。

图片

库村村居图

此时已是仲夏时节,两岸的绿荫在阳光的照耀下穿过参差不齐的屋檐斑驳在石墙上,村民们耕作的身影忙碌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中,市集上小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不断在库村缭绕着,踏入村中,就好像从现代的生活中脱离了嘈杂的环境,在旷野远山中谛听着生命的律动。

赏古村风貌

作为唐代村落,古村的布局仍然沿袭唐宋时代的风格,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山墙为国内所罕见,现存留有大量明清时期民居,在风霜雨雪的洗刷下,依然遗世独立,透露着唐宋的风雅。

图片

石头墙

库村的石子路从门口垟老街开始绵延,连接了包宅和吴宅,由一条弯弯曲曲的世英巷分割了包氏和吴氏的地界,也是这一条弯弯曲曲的世英巷,在悠久的历史中连接过去和现在,见证了库村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生活的变迁。

延着凹凸不平的石头路面向前走,便是库村的标志性地域库村书院,两扇褪色的木门吱呀打开,恍惚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又回到了那个耕读传家的年代,“先贤耕读传千年,库村代代出人才”便是包宅人代代铭记的祖训。

如果说书院是包宅人的读书圣地,那古戏台便是吴宅人的精神家园,即使是到今天,岁月长河中唐宋朝代的历史痕迹依然在古戏台中历历在目。

库村的先辈天生对养育万物的水有着敬畏,从唐代御赐的清阴井是历史留给库村珍贵的礼物,按《库村吴氏宗谱》:“清阴井,在侯林宅前,宋元祐丁卯御史大夫亨公凿,泉清味甘,井上竹,故曰清阴。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滋养了吴宅族人数十代,越千年而不枯,在古村落中还有数十口这样的井,哺育了库村代代先民。”

除了书院、吴宅戏台、清阴井这些较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存外,还有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外翰第等等民居。这些民居融生活、求学、教化为一体,彰显了库村人以德立族,耕读传家的思想,也正是这些历史遗存让唐宋遗风可访,吴越文化可寻。

图片

库村书院

寻清廉文化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批为官清廉的廉洁之士散马休牛,归隐于此,将诗书教化的种子根植入泰顺。自此,在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千余年发展后,泰顺廉洁之士辈出,一股独特的清廉风貌油然而成。这种耕读传家、廉洁从政的思想至今依然被泰顺的一代代百姓所传颂。

说到库村景色,《库村山水歌》和清代林鹗的《分疆录》中都对此景有所记载。该首诗歌为大家叙述了库村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渔樵耕读的人文思想以及其人才辈出的特色。

图片

清廉文化基地

漫溯在千年古村的古巷中,处处氤氲着清廉文化的气息。走进吴畦纪念馆,在黄河的波涛凶险中感受他治理的过人智慧,依稀能听见御史大夫刚正不阿的忠贞气度在时代的长廊中回响。

行至清阴井旁,掬一汪清水,品水之甘甜,悟人生百味,守清廉,忆初心,得始终;跨过世英门,穿过桂芳堂,寻得流传千年脉脉相承的“养性”“孝亲”“睦族”“修身”“合家”祖训格言。老巷石阶中的青草枯枯荣荣,岁月不忍抹去古村中的处处痕迹,柴门未掩,跨越千年的期盼得以归来。

谋未来发展

库村的发展之旅,从2021年悄然开始蝶变。2021年,库村以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为契机,利用大学生的创意将库村内闲置的房子改造成独具特色的书吧、茶馆、文创店……目前,库村的文化创意空间已增加到21个,涵盖餐饮、零售、研学、会务等多种业态,包括“妙啊小酒馆”“一日小院”“阿婆的饼”“非遗小屋”“木偶体验”“古戏台越剧”“古村音乐”等全新产业。

在202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张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姑娘照片出现在歌手汪苏泷与京剧表演艺术家郭霄合作的春晚歌曲《为了美好》的笑脸墙上,她身上的畲族服饰正是来自库村古村落“非遗小屋”。

图片

春晚笑脸女孩

乘着文泰高速开通的东风,南浦溪镇纳入温州1小时交通圈,成为了“泰顺北大门”。离高速出口仅5分钟的库村,成功打造出了“吃在古村、乐在古村、住在古村”集于一体的全新产业链,与古村历史相结合,不断释放吸引游客游玩和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强烈信号,成功实现把“流量”变“留量”,把“客流”变“钱流”。

图片

库村耕读文化节

(图源:中共泰顺县委宣传部、南浦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 张嘉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