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微民生,大服务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微民生,大服务
2016年10月27日 14:43:43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党工委
总浦桥社区民乐艺术团合唱队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合唱《不了情》。
西门社区好管家志愿服务忙。
后大街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广场舞表演。
印象招宝山
招宝山街道位于甬江出海口,自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望海镇开始,已有1200年历史,一直是镇海的政治中心。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9月,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下设10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7万,流动人口2.3万。街道党工委下设194个基层党组织,包括3个党委、11个党总支、180个党支部,党员2435名。街道10个社区全部被命名为市文明社区、市现代化和谐社区,8个社区被命名为省文明社区,后大街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街道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道、浙江省文化强镇(街道)、宁波市创先争优活动先进街道党工委等多项荣誉。
奋斗目标
2016年底实现“整片推进”示范街道建设,辖区内四星及以上基层党组织比例达到80%以上,建设“微民生大服务”一条精品线,“精品服务”(城东社区—海港社区—镇海中学—康馨工疗站—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中心)和“温馨家园”(胜利路社区—总浦桥社区—后大街社区—世博之家)两个“整片建强”示范片区。
亮点
——深化优化微民生大服务精品线。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针对微民生涉及的应急缺陷问题、矛盾纠纷问题、社会关注问题、精细服务问题,进一步建立了每周分责限时办理、每月破难项目办理、每年集中专项整治和实事项目化管理等办理机制。在年初确定了街道、社区两级“微民生大服务”实事项目47项、破难(整治)项目27项、微民生项目34项、微心愿45项。着手编制微民生大服务的七大体系服务细目,进一步完善了关爱服务、就业服务、环境服务、平安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为外服务等七大服务体系。同时,着重民情恳谈、楼道座谈、一线微民生调研、社会组织承接、群众评议等办理制度的落实,不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充实完善网格建党工作。按照楼群网格化分布以及功能型党组织发展方向,对全街道楼群(网格)党组织与社会治理网格进行了校对调整,对部分楼群(网格)党组织设置进行充实调整,如依托招宝商圈党组织,进一步推进“商户居民协议互助”模式。按照网格党组织全面承担社会治理的要求,促进楼群(网格)党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开展了“记好事、讲好事、学好事、评好事”活动,在七一期间推荐评选了20名好书记、20个好支部和40名好党员,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积极发挥楼群(网格)党组织在领导小区、楼道自治组织,推进居民自治互助中的作用,已建立小区自治站33个,楼道自治组2000个,特色楼道568个。楼群(网格)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级自治组织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能社工如何炼成?
招宝山街道确定了实现“整片推进”示范街道建设的规划,建设“微民生服务”精品线,充实完善网格党建工作,着力打造全能社工,全面提升街道基层党建工作,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动力。
郑时梅:“我的团长我的团”
“招宝山三宝”——“养老、医保、服务好”,名气响当当。这是2015年时,省委书记夏宝龙到总浦桥社区调研时对社区工作的赞誉。
近年来,总浦桥社区以服务居民群众微小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做好基层自治和居民服务两篇文章,街道先后推行了“区域党建共建五联协议书”“楼道会议”“敲门行动”等举措,形成了“微民生大服务”社区工作法,积极打造“孝道型”社区品牌。
社区里还有一支草根合唱团,今年7月,在中国国际合唱节上,合唱团成功斩获老年混声组银奖。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十六年的岁月历程。合唱团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一张金名片,而这张金名片的打造者正是团长郑时梅。
让时光回溯到1985年,而立之年的郑时梅来到总浦桥社区,风风火火、兢兢业业的干起了社区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的时间里,郑时梅为社区老人打造了居家养老中心,不断完善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建设。近年来,“车轮食堂”“楼道会议”“敲门行动”“以老养老”等创新举措推陈出新,合唱团、舞蹈艺术团、巧娘艺术工作室等社区文化精彩纷呈。社区里的日间老年护理中心是老人们常去的地方,这里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及生活照料为一体。“在这里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唱歌、下棋,衣食无忧,生活有保障。我们也很乐呵待在这里。”80岁的叶华定老人对中心的服务很满意,和他一样的许多老人也开始把中心当成了第二个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都会老的,养老敬老并不是什么难事,重点是能真真切切地为百姓做实事。”郑时梅表示这是她社区工作几十年的唯一秘诀。在她的号召和推动下,社区成立了“老友助老俱乐部”,社区商家、志愿者自发成立了红马甲爱心服务队,组织推出“吾爱系列”活动,义剪、义修、义补、义诊等成为常态型服务。
如今,郑时梅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一颗赤诚敬业之心仍然促使她带领着社区团队继续前行。
张静波:爱心守望和谐
在西门社区,有一条特殊的小路,常年居住在这里的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它为“爱心一条街”。整条街由23个帮扶类社区社会组织组成。投资350多万元,服务用房2000多平方米,建有10多家包括理发室、超市等以“爱心”命名的店面,拥有17个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成为社区最主要的“爱+”服务平台。社区书记张静波的理念是“住在西门,爱在墙门”,希望将“有形”的服务平台和“无形”服务机制完美结合起来,将服务群众的“血脉”延伸到社区肌体的最末梢。
张静波所带领的社工队伍由17人组成,这支队伍非常年轻。90后的小张刚刚大学毕业就加入了这支队伍,初涉社区工作,茫然无措,第一次上门入户走访就吃了个闭门羹。张静波告诉她一定要对社区工作充满爱心,努力去亲近居民,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去年,“杜鹃”台风造成辖区积水,社工们连续作战24小时,及时转移受困居民,并安顿好他们的饮食起居。目前,西门社区网格包片社工的工作职责,通过完善社工“三入”走访,实现了社工对包片网格“三知三清六掌握”。同时,创新形成“传帮带”师徒结对制,利用早会时间实现新老社工互通有无,学习共享,推行业务能力和业务知识“一口清”,真正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
“社区建设任重道远,关爱服务永无止境。”张静波表示用“爱”的精神来彰显西门社区的气质,用爱心来守望和谐与幸福。
吴民丽: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
后大街社区党委书记吴民丽爽朗干练,办起事情来雷厉风行。有着近17年社区工作经验,历经城东社区、白龙社区,吴民丽来到后大街社区,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
后大街社区是镇海城区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以老房子、老居民为主体,基础设施差,人口杂,问题多。2013年,吴民丽来到后大街社区,当时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天宝小区用电负荷问题,另一个是童方小区的车库整治问题。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吴民丽多次走访居民、召开座谈会听取建议,讨论整改方案,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对接,最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在吴民丽的带领下,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居民主体作用,集中解决社区中的实事、难事。“我们按照楼群网格化分布以及功能型党组织发展方向,对社区楼群(网格)党组织与社会治理网格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楼群(网格)党组织在小区、楼道自治组织,推进居民自治互助作用,为社区营造向上的正能量。”吴民丽告诉记者,如今后大街社区成立了网格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所辖范围内的港城花园网格党支部和两新组织“绿茵党支部”还牵头成立了小区自治互助站,组建了民情调解、绿植养护、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小组,带领居民共同整治小区,在原本“杂乱”的绿地上建起了“盆景园”。小区环境变美了,居民凝聚力也提高了。
正是凭借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日复一日,吴民丽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扛起了这面红旗。“每一年完成一件难事,我相信只要我尽心尽力地帮助居民,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吴民丽自信满满。
绝招
“双新计划”
为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社工队伍,加强社工公共服务、舆情民情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街道推进《招宝山街道干部社工“知识更新、工作创新”三年实施计划》,发放必读书目3000余本,开展培训讲座、微民生调研、创新案例设计和社工“双新”技能比武。经第三方测评,全街道社工入户率、知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58.9%、48.8%、90.7%。并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强对尽职奉献、争优创先专职社区工作者奖励激励的若干意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继续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去年下半年以来,调整社区书记2名,副书记2名,同时选派10名年轻机关干部到10个社区兼任副书记,不断充实基层力量。适应“全能社工”的新要求,一是进一步充实完善网格包片社工的职责任务。把网格内党群文化、综合治理、城市建设、公共安全、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等工作任务、政策要求、办事流程,细化分解到网格包片社工的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任务之中。二是建立落实全能社工工作制度。全面落实“e宁波”基础信息登记、日常信息录入、网上事务办理回复等制度。同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社工“三入”下访、楼道座谈、民情恳谈、政策形势宣讲等制度,努力做到包片网格“三知三清六掌握”,切实达到“一口清”。三是加大对全能社工的考核激励,建立实行一套科学合理的全能社工考评机制,加大对社工微民生调研、技能比武、第三方民意测评以及创新案例设计等业务和作风能力考评,加快对年轻社工的锻炼。对优秀年轻的全能社工,加大激励力度,加强培养使用。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27象山: “整”“融”“实”,推进基层党...
- 2016-10-27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平湖实践
- 2016-10-22宁波公益3.0:美丽新世界
- 2016-10-25挂职干部的“加减乘除”法
- 2016-10-26宁波处级干部“赛马”,六家单位干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