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平湖实践

2016年10月27日 14:38: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余建红

  平湖市当湖街道钱家村党员张关明,是该村一党员先锋站站长,今年77岁的他,带头做好房前屋后整理工作,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在村级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同时还有一位“头衔”——“当湖好帮手”。

  近年来,平湖市始终将的党的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水平。

  一双“好帮手”,构建大服务

  基层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而是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群众依法有序管理基层社会事务。

  今年以来,平湖市当湖街道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走群众路线,全方位广角度聘任“当湖好帮手”1907名,在经济发展中推行问计于企、在五水共治中推行三级河长制、在“三改一拆”中推行全民拆违、在社会治理中推行群众参与,打破“干部做、群众看”的困境,推动“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政府管理”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好帮手”俞明达给小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jpg

  “好帮手”俞明达给小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街道整合力量,积极编织“好帮手”体系。促进党建、平安、民生“三网融合”,以党员队伍为核心,整合团员、义务执勤队员、“老娘舅”、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建立“好帮手”工作队伍,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指挥,实现队伍的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注重吸收干部、医生、教师、律师等职业人员,提升“好帮手”队伍专业化程度,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截至目前,街道11个村、19个社区“好帮手”队伍均已成立,人员进行了编号和造册,配发了“好帮手”红色臂章。

  当湖街道将“好帮手”队伍划分成160个小队,按照就近原则派驻网格,形成“好帮手—网格长—综治办”问题收集交办三级网络,即由网格长挂钩联系“好帮手”队伍成员,将队伍成员发现了解到的各类民生、综治等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平安通”上报录入平安建设信息系统,街道综治办按照管辖权限落实村社区、街道部门及时办结或上报给市级职能部门,这种“三级”网络便于街道及时掌握动态、落实防范措施、提前介入、迅速化解。今年上半年已经收集化解问题2557个。

  此外,街道借助村社区“红色加油包”、“民情导航图”等特色便民服务项目,落实各网格采用认领式、点单式、代办式、组团式等模式,通过村社区微信群、QQ群等晒出“服务订单”,鼓励“好帮手”发挥专业所长、认领服务项目,实现“供需对接”提升服务实效。今年以来街道先后举办“好帮手公益集市”进基层活动11场,各村、社区、企业、学校等根据不同性质的服务对象,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好帮手”对服务内容进行自助“点单”,辐射服务群众1万多名。

  退休教师俞明达是当湖街道洁芳社区居民,也是街道的“好帮手”。俞明达是小区里的“老娘舅”,谁家有矛盾了,都会找他来诉苦,找他来出主意。热心肠的他,每次都耐心的倾听对方的问题,了解他们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帮助双方解决困惑,化解纠纷。平日里,小区内的老人都喜欢跟他聊天,喜欢找他谈心。排千家忧,解百家愁,虽然都是些烦琐的小事,但是他干得很带劲。

  俞明达还是小区里的“知识库”,这是小区居民对他的美称。他利用当过教师的优势,向小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援助。他也是洁芳社区许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敬老助残、看望照顾孤寡老人、关注残疾儿童、为困难居民募捐,公益事业的脚步从没有停歇。“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俞明达说。“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也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快乐,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值。”

  一张“导航图”,描绘大民生

  214名党员,60岁以上独居老人395人(需特别关注65人),消防栓126个,监控探头2156个……这组庞杂的“大数据”囊括了当湖街道水洞埭社区的党情、社情、民情,而这些都来自于一张水洞埭社区党委书记凌在良自制的民情导航图,上面有社区的所有信息,找人、办事,一目了然。

平湖市新埭镇杨庄村23组民情导航图.JPG

  平湖市新埭镇杨庄村23组民情导航图。

  “是居委会吗?我家附近的路灯不亮了。”“你家是几幢几单元?”“朝南埭12幢,坏掉的路灯就在我家旁。”在接到居民求助电话之后,水洞埭社区工作人员邹欧文一下子不知从何下手。朝南埭12幢周边的路灯有10多个,到底是哪一个,居民也说不清楚。

  小邹也刚到社区工作没多久,对社情还不太熟悉,挂了电话正发愁,突然想起社区公用的平板电脑上藏着一样“神器”——民情导航图。他带上它跑到居民家附近,点开里面的一份电子地图,搜索路灯图标,马上找到了出问题的十字弄西令线3号灯。随后,小邹拨通了市路灯管理所的报修电话,一个小时内,维修人员就赶到现场开始维修。

  平湖市党员干部们开展分层分类大走访,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如何真正做到“走村不落户、户户见干部”,真真切切地服务到每一个群众,靠的就是这一张“民情导航图”。这在新埭镇的党员干部中深有体会。早在2012年,新埭镇在建立了一户一册民情档案的基础上,组织全镇200多名干部用3个月时间,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精心绘制出了用于密切群众联系、深化群众服务的“民情导航图”,各村(社区),村村组组都有一张完整的村情民意图,全镇各村的民情村貌通过这一张张“民情导航图”直观显示。

  在新埭镇星光村的“民情导航图”上可以看到,上面不但尽显了全村32个自然村落、16个村民小组、1159户农户居住地所处位置等基本情况,而且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网格,将每户家庭以标注户主姓名的形式在村民小组地图对应位置上进行标示,并用“组、养、商、低”等标志对每户家庭所属的“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种植大户”、“低保户”等13种类别的情况进行标注,这大大方便了干部到组入户开展工作。“‘民情示意图’既是一张联络图,又是一张贴心图,让村干部更好地掌握了村民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星光村党委书记王建中说。   

  有了这张导航图,党员干部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精细化服务,民情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谁家有什么困难、哪家发生了突发事件,党员干部们只要一看这张图,便可在第一时间到达该户村民家中进行处理。村民们说,从这张民情导航图里,大家更明白了党员干部真情为民的用心和决心。这几年全速推进的生猪退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也全靠这一张张“民情导航图”为市镇干部下乡了解民情、推进工作“导航”。现在这一模式已经在平湖市各村(社区)推广开来。

  一群“平安书记”,助推法治化

  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统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水平,平湖市在全省率先选派优秀党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简称“三官一师”)到各村社区担任“平安书记”,不断引领和助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

为“三官一师”颁发“平安书记”聘书.JPG

  为“三官一师”颁发“平安书记”聘书。

  该市结合各镇街道综治网格和各村社区实际,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司法局,在全市遴选一批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三官一师”到村社区担任“平安书记”,负责村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及维稳平安工作,切实增强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三官一师”到村社区担任“平安书记”,原则上挂满一届,不占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职数,为推动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市共下派法官12名,检察官10名、警官61名,律师15名,实现119个村社区派驻全覆盖。

  对“三官一师”的工作职责,市里进行细化和量化,按照“驻、访、议、督”四大职责,细分参与议事决策、参加党内活动、走访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制宣传、参与民主监督等六项具体内容,促使工作责任更加明确。特别是在参与议事决策和参加党内活动方面,要求主动参与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会议和村级重大事务,并做到为党员上一堂党课、联系一个党员先锋站、组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谋划一次特殊党日活动等“四个一”,让“平安书记”主动融入村社区班子、融入党员,凝聚党员干部,为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制宣传、村务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如鱼圻塘村平安书记陈雪荣,针对村农贸市场管理员反映的市场内夜间丢失物品的情况,会同村党委及时与农贸市场协调,在市场关键位置安装4个摄录一体的摄像头,有效遏制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参与管理多角度,让作用发挥更突出。该市变原有工作的单一性为服务基层治理的融合性,使“平安书记”成为民情民意的“信息员”、群众矛盾“调解员”和便民利民“服务员”。在每月10日或20日到派驻的村社区开展现场办公,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反映,借助“百姓事马上办”等平台帮助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来访群众300多人次,收集处理群众诉求1500多条次。借助“村官”职能,通过参加“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活动,第一时间收集、排查各种矛盾隐患,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已累积帮助村社区破解资产出租、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方面信访难题27个。如派驻在钟埭街道花园村的党员警官施康生,针对村里几十户村民因为拆迁安置规划问题不满闹意见的情况,上门走访意见最大的几户农户,坐下来摆事实、述政策、讲法律,有效化解了矛盾。借助“法律专家”身份,指导村社区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累计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活动160多场次,培训村社区协管员、网格信息员、三小组长等1200多人次。

  与此同时,该市完善定期服务、工作日志、年终工作汇报、信息报送等四项制度,通过工作培训、经验交流等措施,切实提高 “平安书记”的综合素质。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双重管理制度,统一制定考核规则,“平安书记”在村社区工作情况,每年年底由镇街道结合村社区“两委”干部考核评议工作一并开展,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引导“平安书记”创先争优。严明工作纪律,要求“三官一师”做到“三个不准”,即不准接受村社区的宴请,不准到村社区报销任何费用,不准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活动。同时,在各村社区公开栏公布联系服务本村社区“三官一师”的照片、姓名、通讯方式、驻村时间等信息,方便服务联系群众,并接受群众监督。工作制度透明化,让服务行为更规范。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