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上班首日杭州公共服务窗口:有人闲聊有人抢红包

2017年02月04日 16:33: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方力 施宇翔 吴振宇 李攀 董洁 李鹏

  2月3日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新春是不是有新气象,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能不能迅速进入状态,有没有存在慵懒散等现象?2月3日一早,记者兵分多路,走进杭城部分服务窗口单位,探访节后上班第一天的情况,感受窗口工作人员们的精气神。

zjrb2017020400005v02b002.jpg

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有工作人员聊天。

  时间:上午8时30分至9时40分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大厅

  总体守纪律

  服务有耐心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莫干山路的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大厅。此时已是上班时间,大厅内的10个业务窗口有9个人员就位,剩余1个“企业档案查询”窗口虽然没人,但在柜台显眼处摆放着“请上二楼查询”的标识牌。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随后来到2楼的企业档案查询窗口,发现工作人员都已在岗。

  8时40分许,记者发现3号窗口工作人员拿着一个透明茶壶起身离开。两分钟后,该工作人员拿着装满水的茶壶回到自己的工位;8时55分,4号窗口工作人员也起身拿水壶泡茶,不过整个过程控制在了两分钟以内。

  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效率如何?记者以申请“变更公司名称”为由,进行了一次“测试”。在机器上取号后,叫号系统很快提示记者来到6号窗口。6号窗口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记者的情况。随后,她将3份表格交到记者手中,为让记者顺利填表,她还在其中一份《公司变更提交材料规范》上作了标注,并在表格中的几个选项上打了勾。“带上这几份材料就可以来办理了。”她指着那几个打勾的选项说。

  在1个多小时的观察中,记者发现大厅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一直处在办公状态,除个别员工泡茶和取用文件外,没有人离开座位互相交谈或偷玩手机,偶尔有部分工作人员接电话,也都是回答办事人员的业务问题。这段时间内,有两名办事群众到窗口咨询,工作人员都耐心给予了解答。


  时间:上午8时10分至9时30分

  浙江人力社保大楼办事大厅

  提前作准备

  办事有效率

  上午8时10分,记者来到位于古翠路的浙江人力社保大楼,一楼办事大厅的大门还没有打开。透过玻璃外墙,记者看到里面的窗口工作人员早早就位,正进行资料整理、工位保洁等准备工作。

  8时20分许,一名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在门口等候的记者,随后打开了大厅正门。记者也成为当天第一位走进大厅办理业务的市民。走进大厅时,这名工作人员热情地对记者说:“新年好!这里8时30分正式开始上班,请在等候区稍微坐一会。”

  为感受窗口的服务情况,记者取号办理了一项开具个人信息证明的业务。记者递上身份证后,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开具了所需的证明,耐心解答了记者提出的疑问,并提醒记者需要补缴相关的代理费用。从取号、缴费到完成办理,整个过程只用了4分钟左右。

  除了叫号机一次次发出播报,窗口办事人员偶有交流,整个大厅显得非常安静。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早晨,前来大厅办事的人并不太多。据记者粗略统计,从8时30分到9时30分,大厅的各窗口仅接待了10多笔业务。不过,由于一早赶来的市民大多是办理与档案、户籍等事务有关的急需事项,窗口人员办理效率比较高。

  “等待时间特别短,比原来预计的更加快捷。”到办事窗口的叶先生告诉记者,来办事大厅办完手续几乎没有等待,他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很满意。

责任编辑:张丹丹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