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好家风”与时俱进照亮前路
“八婺好家风”与时俱进照亮前路
历史能湮灭物质却遮不住思想的光芒
2016年11月09日 12:28:03 浏览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楼盼
金东琐园村严氏
【前世】:守节尽孝
琐园村位于金东区澧浦镇以东,主姓严,由汉代名士严子陵六十一世孙严守仁于明万历初迁居形成。琐园村有一座很特别的小祠堂———永思堂,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女祠。
据村里的老支书严承训介绍,琐园村第六代有位太公名叫严元善,前后有三任妻子。元妻范氏,并无子嗣,因病去世后,严元善娶了继妻陈氏,生一女,后又娶了妾室徐氏,生一子名为严秉璲,而郑氏便是他的正妻。1795年,严秉璲英年早逝,郑氏在丈夫死后一心侍奉两个婆婆,持家有道、训子有方,她的4个儿子也相继成才,除大儿子为贡生外,其余均为太学生。郑氏的婆婆徐氏、陈氏于1801年、1802年相继离世。在操办后事时,一条“妾、侧、副室卒后灵位入祠不能置于祠堂正中的神柩中”族规让郑氏觉得有失公允。她提出,既然婆婆不能进严氏宗祠接受供奉,那么便另建家庙。1815年,家庙建成,取名永思堂。
在当时,这是不可想象的事,由此还引发一场大讨论,族人最终决定废除这条家规。在严承训珍藏的史料《庶母位次辩》中,尽管有些地方残缺不全,但清楚地记录了郑氏为女性权益斗争的过程。郑氏的这番举动还得到时任金华知府吴廷琛的肯定:“训子义方、节孝。”清道光《金华县志》中也有记载:“严舒泰妻郑氏,廿八岁守节,创建祠庙,训子義方,现年五十八岁,节孝。”
时光流转,琐园村的家规家训也在逐渐演变。流传至今,“子孙各宜安分守己,切不可争讼,凡属致争事宜,自有定理,应听公论,公剖劝处,如横行不遵,致伤族谊者,作刁顽论,合族公呈之”的16条家规家训是村民耳熟能详的箴言。
【今生】:党员标准
在这样的历史渊源下,琐园村党支部将严氏家风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邀请专家、访谈村民、查阅典籍、整理族谱,充分挖掘严子陵家规家训五十六条、省身十则、家行七事等传统家规家训,总结提炼了“孝、尊、教、劳、谨、制、宗、律、贞、守”十字家规,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农村家风家训陈列馆。
今年9月,琐园村党支部又结合家规家训组织开展了党性“十问”大讨论活动。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讨论合格党员具体标准,制定出农村党员行为规范———守纪律、讲规矩、坚决向中央看齐;牢记党员身份,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团结同志,不搞派性;讲真话,不装、不吹、不瞒,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参加党员活动,不脱课;带头走在前列,支持中心工作,不和组织讨价还价;经常去联系户走走,意见多听、事情多做;要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家人要管好,邻居要处好;管好手和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
古老的严氏家训,就这样融入了当代,融入了严氏后人的血液。一名余姓村民党员原本居住在怀德堂的一间古屋中,得知村里要收回古建筑统一管理后,带头主动腾空了老房子。他说自己虽然姓余,但是历年居住在琐园村,也算是严姓的一部分,理应遵守严氏家规,支持村里的工作。正是如此,琐园村的古建筑群在短短一年内焕发新颜,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带动村民增收。仅国庆假期7天时间,前来琐园村参观的游客达8.3万人次。
磐安县大皿村进士牌坊
磐安大皿村羊氏
【前世】:清德为本
磐安县双峰乡大皿村现有3095人,羊姓占95%以上。据《皿川羊氏宗谱》记载,大皿羊氏乃汉末羊续、羊祜的后裔。唐武宗时,嘉州夹江县尉羊愔及其族人迁居至此,至今已有1170多年。
大皿羊氏先祖羊祜留给后人的《诫子书》写道: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这既是对羊氏家规家训的总结,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在这里代代相传。
说到羊祜,不得不提到他的祖父,大皿羊氏的另一位先祖———羊续。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的一天,一位府丞给羊续送来一条白河鲤鱼。羊续拒收不得,只好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指着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都拿回去吧。”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羊续悬鱼”的故事。
羊氏一族迁徙来到磐安后,大皿村的先祖羊愔便以《诫子书》为蓝本,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羊氏先祖的家规家训相结合,提炼总结出了“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十二字家规箴言。因为羊愔的言传身教,羊愔之子羊药也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廉吏。
【今生】:乐善好施
“做好事不吃亏”,这是大皿村81岁菜农羊耀周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在当地,到他那买菜的市民从来不讨价还价,因为大伙知道,正是这位瘦弱的老人,十多年来将每天的收入积攒起来,撑起了9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子的大学梦。2014年,羊耀周被评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荣获第四届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
羊元高也是大皿羊氏后裔,现执教于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美术专业,在书法上很有造诣。羊元高说:“在我小时候,父母亲忙于生计没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告诉我人生的大道理,他们只跟我讲,要做个好人。然而他们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我想,这也许就是家规家训最好的一种传承方式吧。”
像羊元高这样获得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大皿村已有16位之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大皿羊氏的家规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羊耀周、羊元高这样普通的羊氏后人。他们也许并没有像先人一样的成就,却用自己勤劳、淳朴的一言一行赋予了大皿羊氏家规家训新的含义。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09金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带来巨变
- 2016-11-09金华金东:“整镇推进、整区提升”工作...
- 2016-11-09温州龙湾实现党员队伍的“自我排毒、自...
- 2016-11-09杭州东洲街道打造“党建+”区域发展模式
- 2016-11-09苍南创新述职评议严管基层党员, 56名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