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车间”助核心价值观落地德清民企

浙江德清引导民企开展企业特色文化建设,实现多赢
2016年08月10日 17:25:26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京雪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市、农村、企业、机关、学校落地,其中,企业是个难点。核心价值观进企业,主要是进民营企业是最难的。”这是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的感叹。

  现在很多地方农村有“文化礼堂”,城市有“文化公园”,但一些民营企业还缺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有的老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员工缺乏关怀,工人则终日忙于上班、加班,有的连最基本的时政常识也不清楚。

  为弥补薄弱环节,2015年起,浙江省德清县探索创建企业“文化车间”,着眼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文化车间”这一全新载体有效发挥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的有效抓手。

  德清县的“文化车间”创建工作以“车间文化·8+X”为核心内容。其中,“8”是指8项标准配置,包括:企业荣誉、时政之窗、智库讲堂、企业之歌、欢乐文艺、最美评选、心灵驿站和志愿服务;“X”指代“特色创建”,即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项目。

  “有的老板一直想做企业文化建设,但不知道怎么做,8+X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大致框架。”德清县文明办主任嵇会斌说。

  例如,“时政之窗”要求企业在员工便于聚集的固定场所开设时政宣传窗,展示时事新闻、政策解读、企业公告,让员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和公司动态;“企业之歌”让企业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反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企业歌曲,在员工中传唱,形成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理念。

  在“文化车间”创建中,德清各家民企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欧诗漫集团将“文化车间”与新厂区工业旅游规划全面融合;安泰时装组织特色文艺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佐力药业强调员工企业双赢,设立“经营班子接待日”,让员工与公司经营班子面对面交流。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推广,“文化车间”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成为核心价值观在民企落地的有效路径。

  “读时政热点、唱企业之歌、评身边最美、建心灵驿站、做志愿服务……在这些具体小事里,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得到了体现。这不就让核心价值观在企业里落细、落小、落实了么?”德清县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说。

  据了解,德清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县30家企业中开展“文化车间”创建工作。

   长镜头

  “车间里很冷,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一个穿着厚重棉衣仍冻得直流鼻涕的工人拿起流水线上的布料擦了擦鼻子,动作自然。他转头去找工厂老板,问你给工人这么差的工作条件,他们怎么可能干好活、产品质量怎么能有保障?老板回答:我付他们工资了。”

  浙江商人钱安华至今忘不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他去一家服装厂验货时看到的场景。“他不是没钱,是不肯把钱花到工人身上。”几年后,选择在湖州德清开一家服装公司的钱安华,决心好好对待自己的员工。

  “现在的企业家跟过去不一样了。”常在企业走访调研,德清县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近年来很强烈的一个感受是,今天活跃在市场经济下的大批民营企业老板,“比过去素质更高、回报社会的意识更强,也更明白员工的重要。”

  “文化车间”应运而生

  以前职工那种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今天能不能找回来

  改变的不止老板,新一代务工青年与他们的父辈更是大不相同。他们有文化,想法更多,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用很多老板的话说,他们是“难带难管、难招难留”。

  一个德清老板说自己公司对职工很好,年终还包车送工人回家,有个年轻工人临走前告诉他:“老板你待我们不错,但我明年不来了,这里我很熟了,要换个地方去玩。”

  “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你要找新的管理方式。”张林华说。一些企业不能适应变化,老板只顾赚钱,职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甚至仇视老板,这令他颇感担忧,“想想在企业打工的是什么人?是我们的建设大军,是国家的未来。如果这批人对生活失去信心会是很可怕的事情。”

  从小在一家老国企里长大,张林华记得那时的工厂工青妇制度健全、文化活动丰富,工人们身上洋溢着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我父亲是普通技术工人,八级钳工,厂里把他当宝贝,他也以此骄傲,工厂倒闭时他已经退休,却还是觉得自己的根没了。以前职工那种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今天能不能找回来?”

  2015年8月,德清县启动了名为“文化车间”的创建工作,试图以企业家愿意做、职工愿意参与的方式,推动企业构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并将其转变为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

  在这场以民企为主角的“文化车间”创建,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样板。

  文化也是竞争力

  “在公司里走一圈,10个人有9个会跟我们签单,说我们这里有文化气息,是用心在做钢琴”

  因为“文化车间”,乐韵钢琴第二次感受到文化对企业的巨大影响,第一次还是在5年前。

  这家钢琴企业位于德清县洛舍镇,1984年,农民王惠林在此创办全国首家乡镇钢琴厂,30年后,这里成了“钢琴之乡”,聚集着50多家钢琴相关企业,全国每8台钢琴里就有1台来自洛舍。

  但在好看的数字背后,“洛舍制造”一直给人杂牌子、小作坊的印象,这也是乐韵钢琴发展最大的困扰,直到2011年,他们与奥地利百年钢琴品牌克拉维克合作,又以60万年薪从国外聘回知名调音师李炳男担任技术总监。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