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温州古稀老人众筹200万 只为修条南宋古道

2017年03月12日 14:10:31 浏览量: 来源:钱报网 作者:

  75岁的陈忠强生平第一次"众筹",为的是修一条家乡的古道。"已经修了700多米了,顺利的话再两个多月就可以修完。"陈忠强说。

  陈忠强修的这条古道,叫白沙岭,位于温州乐清城区的东侧,曾是条南宋官道,但因长年人迹罕至,道路两旁杂草丛生,仿佛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如今,陈忠强做这样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更让大家解读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古稀老人带头修古道,解读不为人知的历史

  陈忠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说起话来,更是干劲十足的样子。他说,修古道的想法,由来已久,最初也是带点"私心"的。

  每年清明,陈忠强都会走这条约一米宽的白沙岭,去给老父亲上坟。山路崎岖,石阶上长满了青苔,老人走得小心翼翼。更让老人感触的是,每年到这个时节,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样子,而古道两旁却堆满着落叶,一片萧条。

  不过,让陈忠强坚定了修路信念的,是他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得知了这条山路背后的故事——曾经这里是南宋官道,住在老乐清城东的人要进城,都要从这里过,路两边还有驿站,在烟墩炮处有烽火台,还是古时候重要的军事隘口。"想必,它在老一辈乐清人的记忆中留下过不少痕迹。"陈忠强有些感慨。

  很快,陈忠强把修路的想法跟自己的身边人说了,大家都很支持他,"你要修路,我们一起出钱。"大伙说。

  筹200万元修1200米古道,相关部门建议修旧如旧

  今年年初,陈忠强找来了建筑队,一盘算,修完整条大约1200米的山路,大约需要200万元,但如果先修当中最为重要的800米,费用大约为80万元。

  陈忠强拿出5万,他的几个朋友也三五万地出钱,路就这样修了起来。据介绍,陈忠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做生意的,家境不错,听说父亲要修路,子女们原本打算包下所有的费用,但老人婉拒了。

  75岁的陈忠强还在当地的一家企业兼职做着会计,得知他修路的计划,他的老板拿出几万元表示支持。陈忠强说,目前,修建古道"一期"的80万元已筹得差不多了,大约有几十个村民自发捐款,"接下来我们还在继续筹集,问题不大。"

  如今,古道渐渐褪去原来的萧条。沿着已经被村民用水泥覆盖的台阶往上走,可以看到挖土机作业过的痕迹,路基已经挖好,等待水泥浇筑。

  陈忠强说,现在已经完成700米,总长约1200米,约6米宽,可以通车。他的打算是,让这条新修的古道贯穿周边6个小村庄:先修的800米,可以连通4个村,之后再修一条路,连接乐清城北的另两个村。

  路修好后,陈忠强还想在两旁种些树木。他觉得这里有开发旅游的潜质,重建烽火台、建养老院……让附近的村民能有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道年久失修,如果修复后,还可以发挥森林消防的作用。

  对于陈忠强修路的事情,当地很多村民都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古道值得被保护。"可以重建烽火台,建驿馆,和城北贯通,周末自驾也饶有一番乐趣。"

  最近,乐清市农业(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还一起在勘察山路两盘的古树,建议修路时保护周边古树,保留古道原貌。

  古道是南宋时期的交通要道,目前还未没列入文保单位

  关于白沙岭古道的历史,记者特意请教了当地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

  "白沙岭是南宋时期一条著名古道,也是官道之一。北宋时虹桥到乐清县城是经过四都、城北再到乐成;到了南宋时,东向的人想来乐清就是通过叶山岭、白沙岭。"乐清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说,目前这条古道尚未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据《道光乐清县志》中记载:"白沙岭,在一都,为东西两乡要冲,前临大海,置墩台以望海。"白沙岭是一条古驿道,岭宽1.5米,长2100米,为石头台阶结构,始建于东晋宁康年间,是当时乐清县城往东的必经之道。

  事实上,白沙岭一带的风景还被乐清当地的一些古诗人在诗中描述过。宋朝诗人刘黻曾对此写道:出郭才数里,片景尽渔家。

  同时,这里曾经硝烟弥漫,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古时设有军事站所白沙寨。嘉靖三十九年,乐清参将张鈌还在白沙岭击败倭寇。目前烽火台只剩下遗址。

责任编辑:朱丽娜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