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救助站站长的最后一站:把光明留在人间

追记全国民政系统“孺子牛奖”获得者、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许帅
2016年11月07日 16:59:32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东风 张毅力

  你视他们比亲人更亲!

  你给了一个个弱者以大山的厚爱

  ——摘自艾敏诗歌《生命的绝响》

  提起“小苹果”,安阳市救助站内的工作人员都念念不忘。

  “她是救助站里诞生的第一个女婴,现在2岁多了,大家都很想念那个小家伙。”安阳市救助站副站长杨瑞红说,2014年7月,一名怀孕8个月的流浪女到了救助站,20天后“小苹果”出生。9个月后,救助站把她们送回广西老家。

  “小苹果”是早产儿,她母亲是智障患者,如果不是医护人员及时救助和精心护理,也许故事还会改写。

  “小苹果”的幸运得益于安阳市救助站开创的“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医助结合站内照料”救助管理模式。

  曾经,安阳救助站和全国兄弟单位一样,受人员、设施等因素制约,只能将滞留的智障类特殊救助对象交代养机构照料。但由于疏于监管,这部分人员生活条件极差。

  2014年,许帅提出“医助结合”的工作设想,尝试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这些滞留人员大多是智障患者,有的身上还有传染病,比孩子还难管,如果发生意外,救助站要担责。”同事吴青山及救助站领导班子成员与许帅的意见并不统一。

  但许帅说,救助站就是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就是要让他们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睡,病了有人管,求告有人应。

  “干任何事都会有风险,关键是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咱俩是好朋友,大家一起干,出了事我承担!”

  这一年,安阳市按摩医院与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对受助人员分级护理,精准救助,使他们不仅生活有保障,还能得到基本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事实证明,许帅的想法是对的。”吴青山说,不少受助人员经过精心治疗,恢复意识。“小苹果”的母亲也恢复了记忆,早产的“小苹果”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健康成长。如今,救助站又诞生一名女婴,取名“小鸭梨”。

  自医疗安置区设立以来,安阳市救助管理站收治智障、癫痫等流浪乞讨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38人病情好转,有128人被顺利护送回家。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