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座山,踏遍晨昏朝夕
磐安大盘山26年党龄的科技特派员浦锦宝
守护一座山,踏遍晨昏朝夕
2016年06月30日 02:59:44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石天星 应晓燕
他的肤色比山民还要黝黑,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粗壮的双腿迈着沉稳的步子,像一头大象。
他是一位药学专家,也是一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十几年来,他参与了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资源保护的每个环节。两年前,他又开始以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为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中药材栽培产业提供精准帮扶。
6月16日至19日,他在磐安工作,记者全程跟随。如果不是跟着他来到了大盘山,想象中44岁的浙江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中心主任、磐安县安文镇省级科技特派员浦锦宝应该是个穿着衬衣和西装长裤的儒雅知识分子,而不是眼前这个如“特种兵”一般历尽日晒雨淋的壮汉。
这一路跋山涉水,记者累得好几次坐在地上起不来,浦锦宝的速干衣的前胸后背也都被汗水浸成了深色,但漫山遍野的野生中草药仿佛让他忘记了疲劳。在溪沟边、草丛里、藤蔓间,他总要蹲下身去,用装着微距镜头的单反相机给那些野草野花野果拍照。
这山里的植物没有他不认识的,记者随手指一样请教他,他都能说出名字、科属、药效。“这是药百合,夏天开白色的花,花瓣中点缀有紫红色的斑点,很漂亮。”“这是皱果赤瓟,《四世同堂》里面就有个人物叫大赤瓟。”“这是天门冬,又叫老虎尾巴根,润肺止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药材”……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还是新编《浙江植物志》第四卷杜鹃科和景天科的编撰者。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