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青年联盟
大山里的青年联盟
2017年02月14日 15:49: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沈晶晶 陈传敏
青年联盟的故事,
未完待续
与陈支全不同,同是“8090青年联盟”成员的张华斌,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山村的年轻人。当听说有学生上大学需要资助时,他欣然应允。
在他看来,要跳出“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马太效应”怪圈,“教育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多年前,正是靠着乡里资助的几千元学费,他得以踏上前往城市的道路,学成归来后,依托庆元传统产业竹制品,发展电商起家。如今,他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而在浙江,开展教育扶贫的步伐也从未停止,针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减免学杂费,给予书费、基本生活费等教育补助的同时,“雨露计划”不断完善,开展对高中、大学就读的低收入农户子女的扶贫补助。
张华斌和乡政府也商议,每年资助几名张村乡学生,同时资助学生们寒暑假到他的公司实习,帮助增加社会经验。
当然,除了陈支全的留守鸡鸭、张华斌的教育资助,“8090青年联盟”的群里,年轻人关于家乡发展的“点子”永远不缺。
1993年出生的吴彬炜,提出当“无订单的快递员”,联盟青年用日常回乡回村的“空车”,为老人们搭运物资;庆元县供电局的志愿者们每次趁着活动都要帮老人们检修电路、更换节能灯泡;乡干部毛传益将“留守鸡鸭”的故事写成剧本,取名《蒲儿根的守望》,用春节和清明节盛开的山间野花,象征思念家人的老人们;青年导演走回大山,用电影镜头记录留守老人“互联网+”新生活……
伴随着年轻人在山间奔走的身影,从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乡村环境整治,从网络普及到加强低收入农户培训,从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到发展乡村旅游,浙江乡村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通道进一步打通。
2016年底,“8090青年联盟”的常规茶话会升级成了“张村乡年牛宴”,百余名在外创业的张村籍年轻人归来,为农村电商下一步发展、工商资本引入以及民宿投资献计献策。他们的眼里,是对家乡变化的欣喜;他们的脸上,是对乡村发展的期待。
叶文飞不知道,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回乡发展,有多少人会留在城市奋斗。
但他知道,无论如何,这些心系家乡的年轻人,都可能成为乡村发展的力量。“8090青年联盟”的故事,也一定是“正在进行时”。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14大数据可助推企业社会责任创新
- 2017-02-13播撒“党的种子” 江苏省非公企业党组织...
- 2017-02-1393岁老兵的心愿:我的同袍,我的兄弟,...
- 2017-02-122017年,各省都定了哪些发展改革小目标
- 2017-02-12龙泉补齐短板促低收入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