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山里的青年联盟

2017年02月14日 15:49: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沈晶晶 陈传敏

  年轻人融入山乡,

  改变就开始了

  张村乡松柏湾村的年俗活动,随着年轻人下山、返城工作,草草结束了。

  正月十二,寂静的村庄却又重新热闹起来。“8090青年联盟”的十几名成员,从庆元县城、乡政府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这里。除了一户户走访留守老人、询问近况和新年打算,送上年节礼物,他们还预备了蔬菜、肉、汤圆和水饺,全村提前过起了元宵节。

  “你看我这衣服行不行?头发是不是得梳梳啊?”夜幕下的山村里,范世昌老人通过联盟成员的视频,看到了未回家过年、几个月没见的女儿,顿时来了精神,笑容满面。

  不远处的村支书家,早已炊烟袅袅。灶头的火光闪烁,跳跃在年轻人的脸上。弥漫的热气间,叶文飞得以慢慢回忆这群年轻人因何相聚,并仔细思考他们对于张村乡,以及和这里极其相似的无数个中国乡村发展的意义。

  2015年4月,他从县机关单位调到乡里,担任党委书记。

  这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除了穿乡而过、清澈见底的南阳溪,并没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但农户增收的压力不小。全乡19个行政村,村落分散,外出打工的村民多,在村常住人口`1118人,一大半是60周岁以上的留守老人。靠山吃山,村民的日子并没有周边的风景美好。作为庆元县东部的9个欠发达乡镇之一,村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万元。

  熟悉情况后,叶文飞发现,和村庄老龄化的现状相反,在乡政府工作的大部分人却是80后、90后,“很多年轻人刚参加工作,驻村没什么经验,方言也不太懂,不知道怎样和老人沟通。再加上乡镇比较偏远,年轻人待不住,来来去去也多。”

  如何让年轻人俯得下身、沉得下心,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成了叶文飞心头的大事。

  乡政府的14位年轻人被召集起来,开了一次茶话会。叶文飞提议建几个小队,由经验丰富的乡干部带着常去村子里走走,还督促他们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就叫“8090驻村联盟”。

  大山之间,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奔走着:步行1个多小时到第五坑村探民意,到常住村民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蔡川村访民情,到山丘村过中秋,在上吴坑村庆国庆……快乐工作的同时,他们也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

  大山之外,庆元县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吸引返乡创业,放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悉心呵护的绿水青山正焕发出魅力,从事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特色民宿等产业的返乡人员大幅增加。

  “家里养的鸡鸭吃不完,要是能卖掉换些钱就好了。”一次走访时,村民提出的小小诉求,无意间促使叶文飞探索“8090驻村联盟”的更多功能和拓展空间。

  当年底的一次茶话会上,“8090驻村联盟”多了一些新面孔,像从杭州回到庆元从事农产品电商的陈支全、从宁波返乡从事竹制品销售的张华斌等,而主题也从“如何服务老人”变成了“如何让村民生活更好”,名字也从“8090驻村联盟”改成了“8090青年联盟”。

  年轻人融入山乡,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才刚刚开始。

联盟成员们为留守老人包水饺。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