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两代放映员

2016年11月27日 10:21:04 浏览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张哲

  当了大半辈子电影放映员的沈余淼。

  22岁的葛靖入行三年多了。法鑫/摄

  沈余淼的各级上岗证。法鑫/摄

  “我同你们一般人看电影不一样,你们是看故事,我坐进去是看声音、光线、清晰度、色彩。”当了大半辈子电影放映员的沈余淼66岁了,他说自己观影没有什么偏好,“一定要说的话,我欢喜好莱坞大片。它的制作各方面的技术含量,是国产片没办法比的。”

  22岁的葛靖是沈余淼的同行,在另一家电影院工作。“我爱看科幻片和动作片,反正视觉上最好要有奇观性的效果。”

  都是技术流,大概是这两个异代电影放映员最大的共同之处。最近让葛靖印象深刻的是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用120帧拍摄,创下影史先例。尽管据说全球只有五家电影院能以120帧的效果无损放映,但杭州能放本片60帧版本的影院和影厅不在少数。在葛靖看来,60帧也足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亮度、清晰度、3D效果比以往的24帧电影更佳。

  沈余淼也认可这种视觉效果上的进步。上世纪70年代末他放过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那是中国最早的3D电影,当时叫“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近30年的从业经历中,沈余淼看着电影技术一步步演进,也见证了杭州电影院的发展史。

  三十年风云,省公司后来居上

  在放映界,沈余淼算是见过大世面的。

  这两年电影院遍地开,想投机赚钱的大有人在。沈余淼说,这样下去,估计很快要倒掉一大批。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过。本来“文革”后杭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称“市公司”)下属的电影院只有西湖、太平洋、新华三家,加上人民电影院这些区级的,总体也不多。那时上面下了文件,鼓励多开电影院,增加人民文娱活动。于是杭州市区巴掌大的地方开出了一大批放电影的俱乐部,论密度,恐怕比现在还高。

  市运输公司在半道红有个很大的礼堂,当时也作为电影院,沈余淼自告奋勇,在那里当放映员。那时一票难求,几乎场场爆满,托他买票的大有人在。

  十年之后的1987年,沈余淼事业第一阶段告终。那时候好莱坞大片很难引进,电影院放来放去就这几部国产片,质量高的很少,加上娱乐方式多起来,卡拉OK,舞厅,棋牌,对电影院冲击很大。“原先电影院挺俏,虽然我们放映员待遇同外面工人一样,但是听起来好听。等到这个辰光,不值钞票了,票子送给人家也没人要看。”

  这样一来,出现了俱乐部的关门潮。而沈余淼作为杭州电影放映界的技术红人,趁机跳到了市公司下属的太平洋电影院,进了文化系统,一直做到21世纪初单位转制他退休。在那里,他见证了浙江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称“省公司”)的崛起,以及省、市两级公司之间的竞争。

  从成立至1993年,在长达44年的时间中,省公司的功能一直是单一的电影发行。直到1994年提出“以影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思路,组建浙江省电影总公司,才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沈余淼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原来许多的俱乐部渐渐消失,除了三家市属影院已经不剩几个了,省公司抓住政策开放带来的机遇,投资兴建了庆春电影大世界。

  庆春最厉害的一招是它的多功能厅。“太平洋就一个大厅,虽然位子多,但是有的场次、有的片子观众少,十几二十个人,不是浪费吗?庆春独创的多功能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影院跑进去,里面14个小厅,观众各种需求各种口味都满足。刚开始效果不见得很好,一年之后见成效,全国出名,外地经常来参观考察,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沈余淼看来,正是省公司的后来居上导致市公司逐渐走下坡。明年初西湖电影院的回归或许能让老杭州拾回记忆中一些美好的时刻,但在新世纪以来院线争战的版图划分中,省公司旗下的时代院线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很难再被撼动。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