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十二法让“空心村”不再空心
浙江丽水:十二法让“空心村”不再空心
2016年08月09日 11:02:04 浏览量: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胡侠
针对“空心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定人群
住村联心、精准服务,确保人心不空、服务不断
“几个孩子都在国外,虽说吃穿用不愁,但平日一个人吃饭冷冷清清,烧多了吃不了,又不舍得倒掉,长年吃剩饭剩菜。有了村办的食堂,三餐不用自己动手,顿顿能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饭后还可以与大家一起聊天、看电视,感觉真好!”说起村里的“幸福食堂”,青田县汤垟乡洪口村84岁的老人吴秀林感叹不已。
近年来,丽水市从精准服务出发,针对“空心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定人群,通过创建“大群团”服务体系、建立留守人员“集中供养”等服务模式,组建了幸福食堂、儿童之家以及来料加工点等活动场所,有效开展居家养老、扶贫帮困、创业致富、文化生活和平安维稳等服务活动,让在家老人和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解决留守妇女增收问题,较好地解除了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从2012年开始,遂昌县成立嘉言民生公司,先后建成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150个,可提供130余项行政服务、50余种社会服务以及各类市场服务,2014年以来接待群众19万多人次,办理事项10万多件,从生活需求到民生保障,成为村民的“全职管家”。
丽水市从提高服务水平出发,以原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为抓手,整合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服务功能,通过每村建1个标准化服务中心和配备1名专职服务员,让“空心村”留守群体享受与城镇对接的行政服务、社会服务和公益服务,真正实现“服务进村全天候,一扇门内办百样事”。
与此同时,丽水市还探索推行了“民情地图法”,通过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走村入户手绘村情民情、产业发展、组织体系等6张“民情地图”,建立经常性常态化的走访机制。目前,“民情地图”已经不断升级完善,实现了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和手机APP功能,具有数据收集、存储、更新和搜索功能,更加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民生诉求,提供精准服务。
此外,丽水市还通过深化推行“岗位在村、责任到村、服务农民、联系民心”的住村联心法,选派责任心强、能力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优秀干部到“空心村”担任住村干部,切实把联系服务“空心村”群众内化为乡村干部的一种责任,始终扛在肩上。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