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浙江大学:赴贵州台江等地“精准扶贫”

2016年09月24日 06:48: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三)献言献策,大胆探索精准扶贫模式

  1. 结对入户深入调研形成报告书。实践队成员围绕农村教育、农业科技普及、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政府投入与成效、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积极全面了解当地情况,为精准扶贫方案建构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队伍开展基础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深入探索当地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当地的帮扶方案。共计提交调研论文9篇,团队完成总调研报告初稿1篇。各实践小队在选定帮扶对象的贫困户后,对该户的家庭劳力、农业生产状态和收入等做充分细致地沟通和调研,帮助贫困户找准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并在带队老师或者校内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该户的支农增收方案,探索长期帮扶机制的建设。根据队伍的整体规划和布置各实践小分队实践后积极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实践感想汇总,对于精准扶贫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给当地政府,为政府工作献计献策,为未来持续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以及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工作提供必要帮助,获得广泛的好评。

  2. 选取典型深入思考汇编案例集。在实践队伍成员与农户结对,完成个人分析和对策建议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编撰汇总成20份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个体案例,包括总结陈述、记录交流对话内容、图文鉴赏等。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当地农户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制作成书籍,书中同时体现了实践成员对于农村的印象和感想、体验农户生活的照片以及学生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的教育问题和给出的建议等,为将来长期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3、找准特色助力传播规划最美乡村。本次实践活动中,各实践队伍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了最美农产品选品和最美旅游线路规划工作,并对接中国电商协会进行推广。农学院赴江西浮梁社会实践团完成了江西浮梁礼芳村旅游规划效果图,为当地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本次农产品选品和旅游线路规划工作的主要工作成果也将对农业和电商的合作、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春风十里,媒体报道点赞团队实践风貌

  该院暑期社会实践受到了媒体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总计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4次,在省市级媒体上报道3次。浙江大学农学院赴山西石楼、贵州威宁、云南景东、贵州台江等团队用心实践、详实记录,将实践中的感悟与收获撰文成章,汇报丰硕的实践成果,抒发深厚的实践心得,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公众微信号转载了团队的社会实践成果点赞求是学子的报国热情和精准扶贫模式,中国乡村发现网对赴陕西省石楼县社会实践团、赴云南景东社会实践团、赴贵州威宁社会实践团等团队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赞赏农学院实践团队为大学生深入三农、深入西部、深入基层做出的优秀表率,赴贵州威宁社会实践团同时也受到了威宁每日新闻的报道。实践团队制作的实践视频也被广泛传播,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2016年暑期,求是学子携青春与汗水,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心去倾听农户心声的同时,也在收获自身的成长。星空与土地之间的距离,在与农民的交流中消失,切实的农户生活体验中消失,在与土地的接触中消失。烈日下支农调研四处奔波,山村里农户走访耐心询问,支农的工作过程比想象更艰难,最初的碰壁难免令人沮丧,但是同学们怀着对三农的兴趣和对公益的热爱,抱着尽可能为农户带去实质性的帮助的目标,始终在尽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而怀着支教梦的同学们与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梦的旅程,在同学们的眼中,支教学校的孩子们也许没有白嫩的皮肤,但有着黝黑矫健的体魄,没有多样的才艺,但也会为老师送上关心与灿烂的笑容,孩子们的懂事、可爱给予了同学们一段快乐的时光,也让同学们感到身上责任的担当,全力启发孩子们的成长,给孩子们带去诗和远方!

 (浙江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