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好支书的情怀

2016年11月21日 15:58: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 胡笛

  俗话说,“能领千军、不领一村”,足见治村不易。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国家的稳定建立在基层亦即乡村的稳定之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生着深刻变革、冲击着旧有的乡村秩序和治理体系。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小问题可以变成一个大命题:什么样的村支书才是好支书?

  前些年,就有乡镇党委书记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写信,指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村真危险”。的确,对这名当代的村支书而言,他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具体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单向性流失,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对党组织缺乏兴趣,一些本地“80后”、“90后”的年轻村民入党意愿不强;“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整体上不稳定,心思不在农村;农村现有的治理精英群体中,村委会班子成员较为年轻,但党支部班子成员岁数较大,无法适应并驾驭现代农村发展……

  怎么办?让我们学学许许多多优秀的好支书。

  衢州市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党支部书记劳光荣身上顶着省、市、县三级劳模荣誉的光环,他从操心村里的一盏路灯的明暗、一袋垃圾的处理,到建老年公寓、修村道、造公园,几十年如一日,心系村民与村务。面对记者采访,他感慨,“如果‘酸甜苦辣’是人生,那么‘苦辣酸甜’的排序才是村支书的真实生活。”

  现年65岁的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在村支书的岗位28年,最终把祝温村建设成浙江最整洁、最文明、最和谐的农村之一,开启了从“能人治村”到“贤人治村”的农村治理新模式。为什么可以做到?杭兰英的回答朴实无华“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最后就做成了大事”。

  临安市上田村村支书潘曙龙,将村民的书法展开到了西湖边的唐云艺术馆,还将上田村“家家有家训,户户好家风”吹向全国各地,“要让上田村的优秀文化走出来”,推动上田书法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是潘曙龙思考的问题。

  ……

  在这些村支书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情怀。他们把村里的事当做一项事业,心系村民、敢于担当;他们从不惧怕从小事做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有思想、想创新,有着敢于突破的理想信念;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怨无悔……

  楷模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做一名好支书”成为每一位村支书的信念。而这,还需要制度的保障、传统的传承、改革的推进,以及治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