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张嘉佳:王家卫就是我的摆渡人

2016年12月26日 15:19:55 浏览量: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郑晓蔚

  

  自从2013年爆红后,张嘉佳感叹这三年过得比较辛苦,感觉每天都在高考,“以前觉得人生最可怕最辛苦的是高考那几天,这三年觉得每天都在高考。本来我写书,销量很高,我本以为可以过得很轻松。但这几年却是最辛苦的人,我的生活方式也被改变了。”

  用张嘉佳的话说,以前的日子是很悠闲的,“真的就是写写书、吃吃饭、喝喝酒、旅旅游,泡个妞,过得可愉快了。但这三年每天不是在摄制现场就是在会议室开会。当然,我觉得也有快乐的地方,就是能跟自己特别热爱的人在一起工作,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拍《摆渡人》一开始热血沸腾,中间我是有点撑不住了,还好有王导在后面拿着鞭子。就像你跑马拉松跑不动,看到你的老师在前面喊‘赶紧快一点’。”

  《摆渡人》上映后,张嘉佳坦言要先休息一阵子,然后考虑写小说,“因为这个项目筹备三年多,我的作家伙伴们都在不停地写书出书,只有我一个人停下了笔。虽然《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排行榜上依然靠前,但读者一定都在骂我。”

  那么,写作与导演有何异同点呢?

  “写小说是从起点开始顺着往下走,写小说像骑自行车,就是你今天想去哪看看风景,你今天就去了,更自由。做导演你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张嘉佳坦言从王家卫导演身上学到了很多,“一个组那么多人就是指望你的,所以有时候很痛苦,压力很大。拍《摆渡人》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王导说,王导我不行了,王导说你这样不可以的。的确我从王导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王家卫的指导让张嘉佳感受到了责任所在,“有时候你往后退想松口气,就会万劫不复,因为你会连累很多人。这么多演员,所有人都是百分百做事情,我要是退了一步,就等于连累了他们。我肯定要站在最前面,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把故事讲完了之后,如果它有成绩的话,接受这份光荣的一定是台前的演员们;但是拍得不好的话,一定是我承担责任,因为是我拍的。平时大家认为的高高在上的、不可触碰的人,这次全部来到了《摆渡人》里,所以这个责任一定要扛啊。”

  对话

  之前的故事

  都写得差不多了

  读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过八亿,对《摆渡人》这部戏有何期待?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粗剪出来的时候,我就说这是近十年中最好看的爱情片,没有之一,现在我的想法也是这样。最开始拍《摆渡人》这个电影就是想把世界的美好呈现出来,想让大家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实际上想让它变成生活中的一杯酒,一个朋友,一本书,给你温暖,这跟其他大片只是娱乐是不一样的。

  读品:读书、创作、应酬时间会有计划地进行分配吗?

  张嘉佳: 不会刻意地去分配,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可能我上一秒还在看书,下一秒就去应酬了。那就轮到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做什么,该应酬的时候就去应酬,能闲下来看书就看书,能写点什么的时候就写点什么。加上我本来也是挺散漫的一个人,没有什么计划。

  读品:觉得哪一阶段的阅读对你如今的创作帮助最大?

  张嘉佳:大学的时候吧,我一直说,对我们这代文艺青年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家卫,另一个就是村上春树,因为他们是我的启蒙者,所以在自己之后的想法和创作中,也会有他们的影子,做出来的东西总会有一部分内核是属于他们的。

  读品:微博中你并不讳言,繁重的工作似乎耽误了你很多写作的时间,还有时间写作吗?

  张嘉佳:我觉得写作,或者说文学创作,不是一个强行的任务,比如说我是张嘉佳,我就应该每天都写一篇文章,写作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且我写的东西包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都源自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源自我的生活。现在我之前的故事都写得差不多了,要再去体会生活,感受生活。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