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红楼梦》里的富贵闲人如何吃大闸蟹?

2016年11月21日 17:43:34 浏览量: 来源:凤凰网 作者:宋一帆

  与蟹相配,《红楼梦》里的菊花酒与合欢酒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与启蒙了的现代世界不同,物首先不是被抽象的自然规律所左右,他们遵从的是“相似性”原则,相互契合、感应、互通有无,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物才不是人的对立面。《易咸象辞》中更有明确的阐释:“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鹰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以见矣。”

  因而,古人深谙阴阳之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讲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若螃蟹性阴寒,则需与属阳之物一同进食,所以《红楼梦》中特别强调了姜醋与烧酒两物。

  “泼醋擂姜兴欲狂”,讲的正是姜捣碎后置于醋里,醋是起味,姜是驱寒,两者相得益彰。平儿伺候凤姐吃蟹,凤姐也嘱咐“多倒些姜醋”。

  《清本红楼梦图螃蟹宴》。

  又及,文中提到两种酒。其一乃菊花酒。宝钗诗中写道“酒未敌腥还用菊”——这菊花酒就是由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道清凉甜美。李时珍指出菊花酒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延缓衰老等功效。我国自古在重阳佳节就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时重阳节这天,人们除了登高、插茱萸外,还会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

  其二乃合欢酒。本就阴虚体质的林黛玉虽然“只吃了一点夹子肉”便“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体贴入微,忙不迭令人将“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合欢酒是把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浸泡于烧酒中而制成的一种药酒,具有祛除寒气、安神解郁之功效。酒属热性,烫过的酒喝下更容易发散,以疏通血脉、祛风驱寒,中和螃蟹在体内形成的寒气。但反过来,这些日常小物在《红楼梦》中越是细腻考究,越是加强着人事代谢的无常感,物和情到头来总在一处。

  宝钗的世故与螃蟹的隐喻

  关于《红楼梦》三十八回三首咏蟹诗,世人评价不一。有的认为是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相互斗诗,有的认为前两首无非是第三首的陪衬,只有在宝钗的这一首才真正吐露出曹雪芹的心声。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便评论其为“一首以闲吟景物的外衣伪装起来的讽刺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诗歌始于桂花香气,雍容娴雅,富贵人家期盼着螃蟹美味。世人常说红楼多隐语,如“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妆点最堪宜”(“图册判词”和“春灯谜”)暗示了探春远嫁之时节,而菊诗与蟹诗共十五首,独宝钗一人三论“重阳”:“重阳会有期”,继言“聊以慰重阳”,这里又说“涎口盼重阳...... ”在一片喜乐的螃蟹盛宴背后,冥冥之中,却又笼着一层说不尽的悲伤。

  随后两联仍在写物,但物也不过是人生在世的隐喻。“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宝钗玩笑一般地将典故用在螃蟹身上,在外横行霸道,蟹膏之色又有黑黄,心机诡深,而不动声色。但一个“空”使一切寂然,花样再多也徒劳,到头来不免被人蒸食。 在戏谑的白描中,却是宝钗的世故,世道人心又何尝不是如此。

  最终螃蟹之寒还是会被姜、酒所中和,虽然禾黍成熟之时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但禾黍之香又于这些已经沦为盘中佳肴的螃蟹有何益处呢?机关算尽,到头还是一场空。以小题目寓大意思是宝钗的极长处,平日里被温柔稳重的模样遮掩去了,偶然一露峥嵘,“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