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红楼梦》里的富贵闲人如何吃大闸蟹?

2016年11月21日 17:43:34 浏览量: 来源:凤凰网 作者:宋一帆

  曹雪芹爱吃蒸蟹而非水煮?

  《红楼梦》中的姐们哥们深知吃蟹的第一步是辨雌雄,遂有团脐和尖脐之分。白肚朝上,蟹脐呈半圆型的称“团脐”,为雌蟹,“尖脐”便是雄蟹。而就节气而论,民俗常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史湘云坐庄大抵九月前后,正是雌蟹美味成熟之际,故而才有了“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令人拿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

  在古人的观念里螃蟹寒凉不宜多食。“脐间积冷馋忘忌” 以致黛玉夹了几筷子便不再多吃。由此对螃蟹的制法本身亦提出了许多要求。自古以来,南北异质,南方多用清蒸,北方当数水煮,还有煎炒面拖、醉制,不一而足。曹雪芹是典型的南方人,借凤姐吩咐道:“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螃蟹必须清蒸,而且万万不可冷了,否则腥气更重。

  食蟹多用自己剥掰,绝不假他人之手。

  当凤姐剥好了蟹肉,让给薛姨妈吃,薛姨妈反倒拒绝,“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这与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的见解暗契——“凡食他物,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吃螃蟹却不可,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我食,则不仅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螃蟹了,仿佛是吃别的东西。”物之为物,若无我之情,则为死物。反过来,我不应物,则无情。而在食蟹结束后“澡手”,要用菊花叶、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儿,可以去除腥味,所谓“指上沾腥洗尚香”。用绿豆面洗手也不是曹雪芹一家之言,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就介绍了多个“澡豆”配方:把豆面加皂角、猪胰等原料同珍贵香料加工处理,晾干、捣成粉末,再细细掺和到一起,就得到了成品。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对如上细微小物的观察几乎到了琐碎之地,但又何尝不是切中了古典文学审美的重要范畴“物感”。不是对于这些物有相当迷恋者却不可能体察。遂而,物不是立于我之外,而是遂我情深兴发感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情往似赠”和“兴来如答”都是人心与物相互理解、相互触动的重要论证。所以古人才会赋予螃蟹那么多的别名,无论是“横行公子”或“无肠公子”,都是顺着天地之时序在金秋赐予人的极大享受,一种名为美味的生命体验。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