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梅山海洋金融特色小镇:文化助推特色小镇软实力建设

2016年12月20日 15:06:43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北仑区文广新局

  梅山,地处宁波市东南角,是全国第五个保税港区、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我国沿海新一轮对外开放先行区、浙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浙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这一个个华丽的嬗变,使梅山这一座传统海岛的开发建设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梅山已成为浙江省类金融企业入驻数量最多、资产管理规模最大、金融业态最丰富的区域,是浙江省十大金融创新基地之一,如何在项目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实现精神文化的同步提升,确保梅山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对于梅山的软实力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梅山依靠农业文明基础深厚,历史文化传承悠久,村落文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充分发掘民俗文化内涵,壮大民间文艺队伍,借力文化大联动,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使之成为镶嵌在东方大港上的一颗经济实力不断跃升、文化活力充分勃发的璀璨明珠。

  加大财政投入,结出文化硕果

  梅山隶属于北仑区的一个街道,多年来,北仑区政府高度重视梅山的文化建设。自2009年起,每年用于梅山的文化建设经费达到100万以上,占梅山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3%以上。2013年9月,新建成5500平方米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2014年把原梅山中学进行改造,新开辟文化培训中心。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梅山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目前梅山100﹪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有老年人活动室17处,农家书屋6个(藏书7200余册),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8600余册,每年以2000册的速度递增),健身器材18条,门球场6个,农民健身公园7座,山顶广场6个,其中山顶广场是目前区内最具创新特色的文体健身广场。梅山先后被授予“浙江省文化强乡”、“浙江省体育特色乡”、“浙江省体育强乡”、“浙江省水浒名拳之乡”、“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传承民间文艺,打造文化精品

  梅山岛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岛屿,民间文化悠源流长,民间文艺璀璨夺目,村村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早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逢年过节,梅山岛各村都有表演传统节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和《民宿经济追加式补助政策》,发挥政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作用。立足于古村资源丰富的文化特色,投资460万元建设龙宫龙溪广场、育英书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投入2200万元完成岭徐、乌糯坑环境提升及景观改造建设;投入450万元完成望海岗停车场平整、观景亭和游步道建设。通过把古村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打造成古村乡愁体验为主导,兼具乡村度假、诗意憩居等功能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培育出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目的习俗,特别是水浒名拳,舞龙、舞狮已是梅山民间文化的三张名片。水浒名拳在传承的基础上,整理创编出了一套沈家拳头操,一套武术器械表演套路,让普通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水浒名拳的学习,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舞狮强化技术水平,保留“梅花桩”、“跳八仙桌”、“高杆舞狮”等高难度舞狮绝技,同时把民间文艺带进梅山幼儿园,举办舞狮拜师会,开启幼儿传承非遗民俗文化的新路子。近年来,梅山以“民间文艺展演”、“港口草根舞台”为民间文艺活动品牌,全面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梅山的民间文艺已形成了“一村多品”的鲜明特色:梅中村以舞狮、武术、造趺为主,碑塔村以民乐、鼓阁、门球为主,梅东村以马灯舞、健身队为主,梅港村以舞龙、铜管乐队为主,梅西村则以军鼓队、越剧队、花鼓队为主。这些表演队伍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摸索创新,节目色彩浓烈,一招一式独具梅山地方特色,经常受到各地活动邀请,频繁亮相各级媒体,成为了北仑区龙狮联盟的主力军,在全国“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动活动、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大展演等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为梅山赢得“浙江省民间文艺之乡”、“宁波市东海文化明珠”、“水浒名拳之乡”和“舞狮之乡”等美誉。

  壮大文体团队,辐射文化活力

  梅山紧紧抓住农村居民求致富、求安定、求健康、求文明这一实际,整合各村文化资源,组建民间文体团队,打磨提高重点团队,使梅山的基层文体团队向下扎根向上繁茂。近年来,梅山组建本级团队如书画协会、戏曲协会、武术协会、棋类协会、舞蹈队、足球队、合唱队等文体队伍10支,培育建立各村民间文体团队达到42支,队员1600余人,参与群众5500余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梅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民间文体团队日益壮大,民间文化打破了自娱自乐的单一形式,融入了时代气息,使之表演多样,内涵生动。这使农村居民对免检村落文化活动的参与更加广泛,也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艺术中来,这成为近年来梅山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保护盐场遗址,塑造文化灵魂

  梅山盐场旧址是北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唯一的、典型的一处工业遗产。1957年,当时的宁波地委决定在梅山岛筑一条长5公里的海塘,围垦土地5000亩,用来建一个盐场。1958年初,数以千计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宁波梅山,打响了气吞山河的盐场建设战。在极端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盐场创业者们住破庙祠堂、睡石板泥地、吃番薯干饭,从大海中捞土地,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仅仅用了72天时间,在岛南的永兴塘外围涂5000亩,成立了宁波市国营梅山盐场。1958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沿海各地”的锦旗。梅山盐场旧址是建设梅山盐场时所创造的“梅山速度”和“梅山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今日“梅山速度”重要精神支柱。2010年10月入选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1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梅山精神,2015年7月,北仑区提出利用盐场旧址建设盐场纪念馆。同年8月开始征集文物资料,9月完成陈列大纲,10月启动展陈设计,11月进入展陈施工。2016年6月30日建成开馆。开馆至今,已接待到访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客人6000余人次。目前梅山盐场纪念馆已成为梅山创业奉献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