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用“文化”唤醒大运河

2019年04月29日 11:36:36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本网记者 张磊

  冬日的午后,在离大运河武林门码头步行几分钟,几乎能闻得到河水味道的西西弗书店,《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著名作家徐则臣带着他的新书《北上》与读者见面了。这本运河之书,历经4年创作完成,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运河悠长,奔涌千载。今天,大运河像一面镜子,漫长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实并存。我们如何去认识大运河?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来唤醒大运河的生机?我们去聆听一下他的讲述。

徐则臣

  以水为媒,逐水而动

  记者:我看您昨天就去了拱宸桥附近,对于大运河(杭州段)有什么样的感受?绍兴去过吗?

  徐则臣:每次来都会去转转,顺便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逛逛。常来常新,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绍兴也经常去,沿着浙东运河而行,看古纤道,看各种各样的石桥。小说里面写到的一些运河边的历史,很多小村镇的感觉就来自绍兴。

  记者:怎么会想到花4年时间写一本关于大运河的书?

  徐则臣:我从小一直生活在河边,对水有别样的感情。后来在淮安生活过几年,每天在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两岸穿梭,对运河也知道了不少。因为对运河淮安段的见识与理解,成就了我的运河之缘,20年来,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成了我小说写作不可或缺的背景。20年来,我一点点地把运河放进了小说里。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从整体和立体上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来写,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记者:运河沿线您都走过吗?您如何认识这条河流?

  徐则臣:这几年我有意识地把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断断续续走了一遍,对运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运河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一条运输功能的通道,它还是一条文化助推的通道。江浙地带,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风厚,文化名流辈出,四大名著和《金瓶梅》的故事都与运河有关。单绍兴,就有蔡元培、鲁迅、周作人、徐锡麟等现代史上的大人物。因为有一条大运河,这里的人和文都以水为媒,外面的世界流过来,我们也逐水而动,到外面的世界去。

浙东运河古纤道 来源:视觉中国

  人和人的活动

  是运河的灵魂

  记者:您在小说中并没有完全写运河的历史。

  徐则臣:写运河不仅要写历史还要写当下。对运河来说,有两个时间点非常重要,一个是1901年,这一年光绪发布了“废漕令”,大运河最现实的漕运功能突然消失了。另一个就是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意味着漕运废止一百年后,我们要重新看待大运河了。这两个点足以把整个运河的历史给勾连出来。

  记者: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您最想聚焦的是什么?

  徐则臣:我的立足点在关系上,运河与历史、当下乃至将来的关系,人与运河和历史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对一条河流而言,真正使其具有灵魂的不是自然风物,是河边和水上的人的故事,他们让运河丰满起来,有了骨骼和血肉。换言之,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能赋予运河灵魂。

  之前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对运河的认识停留在功能性的层面,深入地研究、了解后发现,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包括中国人的性格、思维方式都与运河有着很大关系。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值得从文化的层面上好好挖掘。从功能上讲,运河的确在衰落。济宁以北断流了,无法通航,所见之处皆是一条大河的废墟。现在我们也许需要用“文化”的方式,把运河重新“唤醒”。

  我写运河的初衷也在于,希望能寻找到某种方式,参与到唤醒大运河的行动中来。文学是我擅长的方式。鲜活地呈现出历史中和当下的活生生的运河,同时也尽量有更高的站位,从文化的意义上,把运河对整个中国千百年来的影响一点点找出来。

  记者: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东西。

  徐则臣:我在小说中提到了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例如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郎静山、周信芳等,各行各业。这些人物的密集出现,本身就说明了大运河沿线文化的盛况。人类离不开水,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其实一直在水上流动。几千年岁月长河川流不息,我们的先民用流动与变化的哲思,指引生活,丰富内心。

  一部本地史志与生活志

  记者:现在,我们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您如何看待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来推进?

  徐则臣:我很赞成用文旅融合的方式重新改造和唤醒大运河。但是不能说所有的改造和唤醒,它的方法都是科学的。有时候我们在破坏运河可能还不自知。运河沿线有很多东西是不可逆的。所以,前提是保护,这是长远之计。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把运河的文旅功能跟运河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记者:您对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什么建议?

  徐则臣: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落地最终要靠沿线的建设者。这些年走过的运河沿线,会发现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古建筑,他们建造得很漂亮,但只是泛泛的旧,千篇一律的旧,而非对当地历史的有效还原,你很难看见此地运河史上曾出现的具有符号价值和代入感的人文景观。而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史迹,理当作为细节融入到文化带的建设中。同时很多以发展和拉动商业、旅游为旨归,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过于简单直白。在文化带建设中,既要有对运河整体价值的考量和呈现,又要突出本地特色,科学地把运河对本地历史和现实的重大影响充分地体现出来,而非千人一面,只借着运河的资源,把具有特殊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段河道简单地做成旅游和商业的基地。我们要把运河文化带做成一部高度浓缩的、与运河相关的本地史志与生活志,不仅仅要做“橱窗”里的标本,更要做“活态”样本。

责任编辑: 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