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四个平台”建设绘出新样板

2018年04月17日 15:07:46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龚隆淼 游继华

  “叮咚”一声,龙泉市八都镇便民服务平台党支部书记苏有珍打开手机“四个平台APP”,只见待办事项一栏显示:八都镇四村81岁老人周品根行动不便,需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收到信息后,苏有珍趁中午休息时间,带着两名党员主动上门替老人办理优待证。当老人颤抖着双手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优待证时,他双眼模糊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共产党员真好……”自从龙泉市全面建成涵盖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项功能性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以来,类似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一遍又一遍的诠释着一个基层党支部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近年来,浙江丽水龙泉市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不断强化“支部建在连上”,以便民、高效、规范、廉洁为宗旨,扎实推进“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探索“支部建在平台上”,确保“四个平台”顺畅运行,基层社会管理成效、统筹协调能力、服务群众水平等显著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成就感及获得感不断增强。

  建立综合信息指挥中心

  推动平台标准化运行

  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是一个资源集合平台,即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集合在一起,并以“综合指挥、属地管理、全科网格、运行机制”为支撑,其中综合指挥机制尤为重要,而建立一个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便是运行该机制的有效途径。

  1000多平米的办公场所、整齐镶嵌于墙面的36块大屏、有序摆放的办公设备……龙泉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大厅大屏上清晰显示着全市各类信息,工作人员在周围不停地采集、传递、反馈着以上信息。

  作为龙泉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基层治理、服务、执法的实体机构,龙泉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已形成“信息上报—分析研判—流转交办—办结反馈”事件分级处置机制,承担着指挥、调度、集成、分析、研判、预警、监督、服务等多重职能,成为了“四个平台”建设的火车头。

  乡镇(街道)层面,分别设立“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均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其中,综合治理平台主要强化综合治理、矛盾调解、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协作,形成共创平安的合力;市场监管平台主要开展面向企业和市场主体的行政监管和执法,维护市场秩序,改善营商环境;综合执法平台主要开展联合执法,实现执法资源充分整合、执法队伍统一指挥;便民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审批服务、政务服务和生活便利服务等相关服务事项。

  如今,随着“四个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完成,智慧体系构建的日趋完善,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这一大脑的“执行能力”和“运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自2017年10月运营至今,通过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全市各类事件得到了统一收集、研判、下派、反馈,各条战线工作有条不紊运行。

  “通过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我们构建了良好的指挥体系,各类信息均能实现上下互通,综合治理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负责人说,虽然每个月都能收到数以万计的各类信息,但随着体系的建立,之前存在的各类问题都已迎刃而解,“信息上得来、任务下得去、问题解得了”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持续深化工作举措

  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建议乡政府检查下城北乡几家零售店的食品安全。”2017年6月30日,平安浙江APP一用户通过网络爆料,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城北乡“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室接到爆料后,立即通过平台交办事件,将事件流转至市场监督管理局龙渊(城北)中队。执法人员立即前往核查情况,并对一批即将过期的商品进行了下架处理,综治平台工作人员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平台进行官方回复,告知受理情况,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市级执法人员下沉,在乡镇成立执法中队,让基层拥有执法权,这便是“四个平台”一重大举措。目前,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司法、国土等派驻机构人员均已全部到位,覆盖九个重点乡镇(街道),并设有专人负责辐射乡镇,部门派驻力量下沉基层一线的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龙泉市出台了《派驻机构和人员管理办法》,明确派驻机构负责人任免征得驻地乡镇(街道)同意,派驻机构人员日常工作管理和年度考核由乡镇(街道)负责,派驻人员考核奖由乡镇(街道)发放,实现了队伍建设属地化管理,有效地强化了基层治理模式,让基层工作有了新思路。

  八都镇通过创新机制,在“四个平台”分别成立了党支部,成为我省首次在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中设立平台党支部的乡镇。该镇所有分管的党员领导、派驻机构党员和有关党员干部,其组织关系转入相应平台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学习、考核。4个党支部直接隶属于镇党委,4位党性强、业务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普通干部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推进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住龙镇则以月度排名活动为激励,快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仅健全完善了“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全科网格”的基层共治模式,还将“平安护航十九大大会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纳入“四个平台”运行,基层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城北、小梅、屏南、宝溪等各乡镇(街道)也各有举措,各有亮点,共同谱写着“四个平台”这篇大文章。

  据了解,春节期间,龙泉市还充分发挥“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员作用,积极开展平安巡查、安全排查以及护航“年夜饭”安全等多项行动,并全力解决群众上报的各类事件,努力营造一个“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过得安心、玩得开心”的良好氛围,助力全市人民过了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

  立足为民便民惠民

  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为进一步推动“四个平台”建设工作落地生根,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近年来龙泉市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着力寻找突破基层便民服务的机制,成效明显。其中,小梅镇以“三个代办”制度,即“固定代办、移动代办、网上代办”为依托,积极推进“零距离”便民服务,切实将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固定代办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小梅镇共23个行政村,目前已创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23处,每处确定一名专职代办员,坚持每周三在代办点固定值班,“定时定点”为群众服务,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不出镇。移动代办实现便民“加速度”。针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急事急件等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采取电话、书信等联系方式由代办员主动上门受理代办业务,实现变“跑一次”为“不跑腿”。网上代办铸就服务百姓“神经末梢”。罗列出代办事项2大类15项,由代办员进行受理代办业务,通过浙江政务网等进行申报办理,变“现场办”为“网上办”。

  城北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人口1.2万,其中在外创业务工近8000人,全乡6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227人,基本上是“下不了山、进不了城”的留守和空巢老人。为了破解养老服务这一难题,去年开始,城北乡结合“四个平台”建设,全力开展“让留守老人舒心养老、外出人员安心创业”的“双心”工程,实现养老服务网格全覆盖。同时,依托网格员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队伍注入网格员队伍中,打造出了具有城北特色的“红心”网格员队伍,形成高效便捷的养老新模式,让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有事找网格员!”现在全市范围内,网格员已经成为了群众和政府间沟通衔接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群众们也乐于通过网格员寻求帮助。小梅镇大梅村叶庭伟网格员说,现在乡镇和老百姓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事务主要就在这“四个平台”里。过去群众要办事,不知道进哪家门、找哪个人,现在找一个网格员就行,真的很方便。

  据统计,龙泉市共有468个网格1358名“全科网格员”,平均每个网格有3名专职网格员。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全市共收到各类事件123101条,办结处置率稳步提升,而其中大多数事件在网格层面就得以解决,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龙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化“支部建在平台上”,积极创新各项工作举措,全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