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人】戏曲、小品、音乐快板、歌曲……永福村这位礼堂人太“全能”

2017年09月23日 11:40:34 来源:海宁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号 作者:

  1948年出生的华利峰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永福人,曾任许村镇文体站站长,退休后一直受聘于永福村,在文化礼堂建好后,又成为我们文化礼堂理事会的成员之一。由于工作性质所致,他长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群文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均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为当地发展和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近年来,撰写的数篇论文和文艺作品,均得到市镇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用。

  在职期间,长期注重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和民间文化艺术探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其挖掘整理的民间乐曲《敲鼓亭》,经编排整理后,参加了海宁市、嘉兴市的文艺汇演,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由其撰写的调查报告《民间艺术综合体现的表演形式——敲鼓亭》获2004年嘉兴市民间艺术学术交流研讨会二等奖。《漫谈民间艺术发展和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浅析乡镇群文艺术档案的整理、保管和使用》、《浅谈乡镇机构改革给文化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论文均获得浙江省群文系统奖励和相关刊物发表。2007年与他人合写的《新益村文化工作田野报告》录入《浙江省新农村文化报告》丛书,并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

  2007年,根据当地民间故事编写的戏曲剧本《何文秀(下)》,由相关单位推荐给中国电影制片协会并录用。2008年,撰写的论文《浅论经济取向变革在永福村的实践》获海宁市学术研讨征文二等奖、嘉兴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史学术研讨三等奖。2008年7月退休后,由永福村党委聘用,又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写出了《浅谈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获海宁市委宣传部“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在“我为海宁‘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中,撰写《“两新”工程应注重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获海宁市科协建言献策征文一等奖。2009年编制的画册《永福村》,为介绍永福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业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1年与他人合作,编写的《永福村史》正式付印成书,成为浙江省第一部村级史料。

微信图片_20170922150321.jpg

  垃圾分类小品《到底是谁的错》

  近年来,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文化礼堂的工作,还编写了大量文艺演唱作品,如配合廉政建设工作,写出了表演唱《八唱廉政建设好》,配合“两新”工程建设,写出了《夸新村》,为了配合五水共治行动,先后写了绍兴莲花落《三下清水湾》、小戏《猪场风雨情》、音乐快板《打一场治水翻身仗》。为了配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又编写了对口莲花落《夫妻移桩》,配合三改一拆工作,又编写了小品《三移桩》,另外还编写了音乐快板《三严三实记在心》、民间演唱《把“四个全面”来实践》、垃圾分类小品《到底是谁的错》,以上作品分别在省市相关刊物发表,并由本镇群文团体编排演出,获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朱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