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点赞“鱼子缬”太精细!跟着摄影师一睹 “爱酱”化身“非遗体验官”
福原爱点赞“鱼子缬”太精细!跟着摄影师一睹 “爱酱”化身“非遗体验官”
2025年07月11日 10:48:01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洪晓丽 谢作力 记者 蓝珊华
(视频制作:蓝珊华,视频素材来源: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温州瑞安东源村战队)
炎炎夏日,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温州瑞安东源村战队成员,屏息凝神地守候在东源村东梨民艺博物馆前。三脚架稳稳扎在地上,镜头早已校准,焦躁的心跳泄露了一行人的期待——这次的主角,是跨越山海而来的日本乒乓球名将福原爱与二十几位国际友人,一场关于非遗体验的文化对话,在摄影师的取景框中徐徐展开。
长桌上,密密麻麻的木活字在字盘里有序排列着,在木活字印刷技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志仁老师的指导下,福原爱化身“非遗体验官”沉浸式打卡木活字雕刻技艺。
“爱酱”福原爱化身“非遗体验官” 谢作力 摄
博物馆内,瑞安蓝夹缬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虢介绍了蓝夹缬的核心工艺。福原爱听得入神,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清晰捕捉到她每一次专注的凝视和会意的点头。特写之下,她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敬意,正是传统文化跨越国界最动人的共鸣。
当看到精妙绝伦的“鱼子缬”工艺时,她的惊叹脱口而出:“这工艺太精细了!在日本,拥有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和服是许多女孩的梦想。”
“爱酱”福原爱化身“非遗体验官” 谢作力 摄
在染色环节,她好奇地睁大眼睛:“有海鲜味。”马虢老师解释着植物染料的氧化奥秘,摄影师迅速调整光圈快门,记录下这些画面。
拍摄并非一帆风顺。现场人流如织,光线随着云层游移不定,这对追求精准曝光的摄影师构成不小挑战。他们快速穿梭在人群缝隙中,调整ISO、切换点测光、利用反光板补光,汗水浸湿了后背,只为确保每一个文化互动的瞬间都清晰、色彩饱满地留存。这份对“记录”的执着,恰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的坚守。
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温州瑞安东源村战队成员跟踪记录了这次活动。福原爱专注的眼神和惊喜的笑容,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被放大、被传播。这不仅是瑞安非遗的一次亮相,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实践——它告诉我们,非遗的“破圈”与“出海”,需要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本身,还需要真诚的体验者、敏锐的记录者,以及让世界看见的窗口。而摄影师的镜头正是这扇窗口的守护者。
这一刻,千年技艺不再仅是展柜里的标本,它活在当下普通人的双手间,也通过摄影师的镜头,经由国际友人飘向更远的世界。
“爱酱”福原爱化身“非遗体验官” 谢作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