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输出经验 浙江的官员们是怎么做的?

2017年02月24日 17:04:12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农历新年刚刚过后,《西安晚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2月8日晚,西安市委中心组举行“让文化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学习报告会,邀请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浙江省委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坚作专题报告。

  有媒体指出,这是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履新后,第三次邀请浙江专家来给西安市的领导班子讲课。

  另两位浙江专家分别是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和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

  什么是“浙江经验”?

  “浙江经验”这个词耳熟能详,但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较为系统提及“浙江经验”这个词是在2005年,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浙江省曾开展“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课题项目,历时一年半形成了包括一个总报告与经济、社会、文化、政府管理、党建五个专题研究报告共140多万字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研究成果,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

  2009年,时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政研室主任陈一新撰写题为《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一文。他写到,所谓“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

  近日,《小康》杂志网站发文《勇立潮头:为“中国的明天”提供浙江经验》,还提到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特色小镇、五水共治等浙江经验。

  “特色小镇”背后的官员

  我们发现,特色小镇和信息经济被看做是近两年来具有标志性色彩的浙江经验。

  在社交媒体输入“特色小镇”一词,各地都有打造“特色小镇”的消息,在国家发改委网站输入这一词条,共有26页关于“特色小镇”的文章。

  据报道,“特色小镇”最初诞生于浙江。

  2015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战略,截至2016年9月份,全省共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以及首批37个特色小镇,预计未来浙江省将创建100个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概念还和一个人有关。

  浙江省原省长、现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被认为和“特色小镇”颇有缘分。2014年10月,李强省长在参观完云栖小镇的梦想大道后,首次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特色小镇”至此诞生。

  2015年6月,李强又带着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负责人参观了这一小镇。同年9月,中财办主任刘鹤率队专程前往浙江调研宏观经济运行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在考察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上城区山南基金小镇等几个特色小镇后,刘鹤指出,对特色小镇印象最深的是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关系。

  2016年1月,李强发表题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的署名文章。他强调,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不少分析曾指出,特色小镇的核心仍是产业。政知君注意到,在李强的文章中产业一词出现频率非常高,达50余次。

  我们曾参加新华社一场主题为“特色小镇”的文津圆桌研讨会。一位住建部官员就说,特色小镇要强调“特”,要有独特的产业支撑,小城镇的发展才有长远生命力。

  换句话说,不要千镇一面,要有针对性的“一镇一品”,比如诸暨袜艺小镇、湖州吴兴美妆小镇、龙游红木小镇等等。

  几个月,2016年6月,李强从杭州北上200余公里,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就任半年多后,江苏省印发《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称将力争通过3年至5年分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不仅“活动”在江浙地区,政知局发现,2016年年末,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应邀在西安市委中心组举行了特色小镇专题学习报告会。

  同年岁末,从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调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也提及“特色小镇”一词。

  给西安人讲故事

  2月8日晚,胡坚,用一个浙江人的眼光,重新打量了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受邀给西安官员讲课之前,他用一天时间去了西安的博物馆、影视企业和文化新区。

  浙江官员胡坚曾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浙江省委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直深耕文化产业领域。

责任编辑:马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