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拱宸桥边,古书院里,有书声朗朗穿透春光

2017年03月31日 14:33:5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林庭宇

202217973916078580.jpg

64365227879423955.jpg

“魅力杭州朗读会”现场  浙江党建网记者 陆伟摄

  穿过繁华的D32商业综合体,把喧闹的超市、餐厅和购物中心留在身后;走进古朴的桥西直街,心绪随着脚步慢慢静了下来。在青石板路的尽头上,有一处粉墙黛瓦的古朴雅院——拱宸书院。3月29日下午,由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与拱墅区拱宸桥街道联手举办的“魅力杭州朗读会”第一站就落定这个书香之地。

  这场围绕着运河、历史与文化的朗读会共有13组朗读者参加,他们之中,有来自于拱宸桥街道的社工,有社区党支部书记,有树人大学的学生,还有来自附近多所小学的“小朗读者”……

  朗读会还没开始,书院内的国学讲堂就被挤得满满当当,不足20平米的屋内足足容纳了50余人。除了参与活动的选手外,不少社区居民也闻讯而来,“现在提倡全民阅读嘛,听说街道有朗读活动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一位社区大妈笑着告诉记者。

  “朗读杭州,朗读我们身边美丽的人、美丽的事和美丽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杭州文化名城的魅力,展现基层党建的创新和基层党员干部的情怀。用我们温暖的、有态度的朗读,去撞击我们跃动的灵魂。”作为东道主,拱宸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跃文的开场白,为活动更增诗意。

  一支话筒,一个文件夹,一束微弱的追光打在脸上,在讲堂前一方小小的空地中央,朗读者们用质朴的声音、诚挚的情感,诉说着运河历史古韵和现代文化延续。

  “在春风里,她徜徉在拱墅的怀里,用她每一条荡起的涟漪,牵挂在这片让她痴情的热土上,让她重新爱上拱墅——这个她曾熟悉了千年的陌生人。”伴奏渐弱,来自街道文化站的参赛者王剑心念完了最后一句诗。这是他的原创作品——《运河之心》。对于大运河、拱宸桥,王剑心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他而言,这是“流淌的文化”、是“活着的遗产”。通过创作诗歌、朗读诗歌,王剑心记录和唤醒着人们的城市记忆。

  朗读会上,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一进门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是观众?是助阵的啦啦队?他们的身份有些“神秘”。不等记者开问,一个小男生便给出了答案:“我们都是来参加朗读会的!”原来,这群可爱的“小学倌”来自卖鱼桥小学5(3)班,共36人,其中20个人作为参赛者上台朗读。在这个大人占据的舞台上,孩子们的脆朗的童声带来一阵清风。带班老师还专门为这群小娃娃精心设计了队形和动作,配合着每一句诗。孩子们如同和声般动人的朗读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摘下了这一站朗读会的最高分。

  拱墅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诸葛建清表示,朗读会和大运河边的历史文化氛围非常契合,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多多益善。

  “水远了,帆远了,船远了,人远了,大运河依然在我心中流淌……”这是朗读者心中的大运河与拱宸桥交织的映像,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代许多大文豪、教育家等均在此地留下了痕迹:拱宸桥,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第一次离开浙江,外出求学的起点;是郁达夫人生经历的重要主场之一;是教育家陈鹤琴生活过以及接受新学教育的始发地。杭州第一部无声电影等均诞生于此。

  远去的是过往,永不消逝的却是魅力。正如朗读者王剑心眼里的曾熟悉了千年的陌生人——今天作为拱墅区运河文化挖掘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是历史上江南水乡社会经济文化在水、桥、人的共生中得到跨越式发展的经典例证,还是当代运河南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核心区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