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毛显共:坚守文化阵地勤耕耘

2017年03月28日 10:45:23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陈祥磊

QQ截图20170327151307.jpg

  毛显共,一个共产党员,生于泰顺长于泰顺,大半辈子工作在泰顺,与这块热土有一种割舍不了的情结。

  1982年11月,23岁的毛显共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温州泰顺柳峰乡墩头村,在当时的泰顺棉纸厂负责基建工作。工作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柳峰墩头古法造纸,传承了300多年的传统技法让他眼前一亮,令这位曾经舞枪弄炮的“兵哥哥”萌发了发掘与传承柳峰地域特色文化的心愿。

  直到2013年,这个心愿才得以实现。那年,全省各地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文化地标如散落在之江大地上的璀璨珍珠般绽放异彩。听说家乡也要建文化礼堂,这位曾在多个乡科级岗位上工作过的“老班长”主动请缨,志愿加入文化礼堂建设,一干就是4年。

  “人虽退二线了,但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墩头……”这些年,毛显共为了村里文化礼堂建设没少花心思,不少同事都说他这个人“怪”——不恋天伦乐偏爱奔波苦,不向高处攀反往低处跳。一个本可安享退休惬意生活的乡科级领导,偏偏要接文化礼堂这个“烫山芋”。当时,文化礼堂之所以“烫手”,首先是各地都是第一次搞,没有经验借鉴,全凭摸着石头过河;再者,当时人员经费紧缺、任务重,出工出力垫钱、加班加点是经常事儿。

  从“人武线”到“文化线”,毛显共起初也无所适从。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先从当“学生”开始。一次,县里召开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罗阳镇下洪礼堂的亮点做法让他茅塞顿开,毛显共会上认真记录,会后反复求教,碰到难题就一遍遍琢磨,终于敲开了文化礼堂的“门”。

  2013年,毛显共牵头策划,全面搜集墩头村史村情、乡风民俗、美好家园、文艺等大量资料内容,打响了墩头文化礼堂建设的攻坚战。“当时,可真是叫一穷二白,什么都要从零开始。”毛显共介绍说,仅收集村里解放后历任村“两委”的名单,他就忙活了十来天,每天早早起床,到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家中寻访,用了整整5个月时间,把整个村走了好几遍,才把文化礼堂建设的基础资料整理好。同时,他深入挖掘柳峰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想方设法将古法造纸工具收集整理起来,全景展示复原古老造纸技艺,并且利用节庆开展布袋木偶戏展演,让传统非遗重回大众视野。

  如今,墩头村文化礼堂已经建设成了“三堂、十一廊、五窗、九室”的五星级文化礼堂,在他的精心指导下,雅阳镇百福岩村文化礼堂和雅阳坪村文化礼堂分别创成星级文化礼堂,毛显共这个曾经的“门外汉”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礼堂专家”。

  最是文化能致远,作为墩头村文化礼堂的“总干事”,毛显共心里清楚——文化扶贫对于乡亲们相当重要,过去,家乡穷,就是穷在思想上。他开始积极组织村民演“文化”,想方设法向上级要“文化”,深入挖掘村中能人创“文化”,在文化礼堂的“建、管、用、育”上下工夫,帮助村民“补课”。据不完全统计,墩头文化礼堂已先后开展文艺晚会、七岁开门礼仪、送戏下乡、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百余场次,参与人数达7万多人。

  他精心编排文艺演出充实村民业余生活;积极组织业余团队丰富乡村文娱活动;耐心指导兄弟村庄文化礼堂“创星评优”,分享创建经验;潜心编写《传统手工艺造纸工序工艺》一书,以传后世……

  在毛显共的努力下,墩头文化礼堂早已成了当地村民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好风气逐渐在村里树了起来。2013年,墩头文化礼堂被评“五星级”文化礼堂,2014被评为“精品文化礼堂”;2015年,柳峰社区还成为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

  推开墩头文化礼堂的大门,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一幕幕动情的演说、一个个纯真的笑脸……带着对家乡和乡亲的深厚感情,毛显共依然坚守耕耘在文化阵地上,他正在把文化的种子洒向家乡的田野乡间,让文化在农家院落、村民心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