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顺县“四个硬”落细落实村级组织换届责任

2017年02月25日 11:32: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陈林强

县委书记董旭斌代表县委与各乡镇签订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责任状1.JPG

  县委书记董旭斌代表县委与各乡镇签订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责任状。

  在落实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责任制中,泰顺县切实挺起县委“一线指挥部”职能,以“硬队伍、硬契约、硬机制、硬巡查”四项硬要求,确保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各项职责、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组建“硬队伍”,分村施策“开良方”。将全县312个村(居)划分为选情复杂村、深化村、成熟村三个类别,分类施策、协同推进。一是“指挥官”督战复杂村。建立“一对一结对指挥官”模式“督战”村级组织换届,13名县领导靠前指挥结对选情复杂村,深入实施“一村一策一专班”,并成立1名县级领导加乡镇联村领导、驻村干部、联系民警、村党组织书记的“1+4”包干负责领导班子派驻各村,逐一“会诊”重点、难点问题,分类分村制定工作预案“开方”,共对难点问题提出了59条意见、13条具体解决对策。二是“一把手”领战深化村。组建“1+3”(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党群办干部)专项工作组,38名乡镇一把手蹲点38个深化村,采用座谈+夜访等形式深入化解各类换届影响因素,共化解各类问题197个,提出了38套具体推进方案。三是“班子成员”攻克成熟村。针对成熟村安排“1+2”(联系村领导+1名经验丰富驻村干部+1名年轻干部)指导组,全县共成立261支指导组,依法依规有条不紊推进换届工作。

  签下“硬状书”,责任落地“有保障”。一是签定“军令状”。逐级签订责任状,军令落实到人,县委书记分别与19个乡镇党委书记、17个换届工作成员单位,19个乡镇书记分别与312个村(居)签订《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责任状》,就明确人选关、选风选纪、工作进度等全面压实责任。二是厘清“任务单”。建立基层换届工作40项“责任清单”,细化、日程化换届工作,将换届任务按照个人职责定制包干,责任任务“清清楚楚”。三是落实“日志帐”。借助网络办公平台建立干部换届日志制度,要求全体参与换届干部如实记录每天参与换届工作情况,由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及纪委工作人员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对日记按周调阅,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乡镇党群办对日志进行随机调阅,全程保障换届选举操作责任到位。

泰顺县建立“一对一结对指挥官”模式“督战”村级组织换届,13名县领导靠前指挥结对选情复杂村。图为县委书记董旭斌到所联系的罗阳镇仙居村“督战”。.JPG

  泰顺县建立“一对一结对指挥官”模式“督战”村级组织换届,13名县领导靠前指挥结对选情复杂村。图为县委书记董旭斌到所联系的罗阳镇仙居村“督战”。

  完善“硬机制”,理顺分工“激活力”。一是抓联审。建立村级组织成员候选人资格联审联席会议机制,13个县级部门,8类乡镇站所各施其职联合联动,确保候选人资格快速审核,截至目前,已联审筛查2674人,排除21名资格不符人选。二是抓考核。建立乡镇村级组织换届考核办法,精准量化5个专项工作考核,落实百分制评比,通过考核指挥棒作用,真正把换届新要求新任务落到实处。三是抓考察。建立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干部考察专项办法,将1112名乡镇干部纳入专项考察库,着重考察选拔在换届工作中能冲敢干、落实组织意图有力,具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年轻后备干部,同时排查精神状态不佳、群众满意认可度低的干部。四是抓舆情。制定《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情况和重大事项及时报送制度》,建立县换届信息中心,对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要求及时报送,确保选情即时掌控,截至目前,共接收各类信息120条次。

  借力“硬巡查”,问题整改“交账单”。坚持“重指导”和“严督查”双同步,根据省、市、县换届工作方案要求,梳理细化《村级组织换届督查细则67条》,成立8个指导组和3个巡回督查组,编列指导巡查计划,逐一指导查核19个乡镇和开展换届村,对照细则要求进行“九看四核一反馈”,即:看各类制度是否及时制定、看领导指导督导是否开展到位、看责任状及三个办法是否及时订立落实、看程序是否清楚有序、看是否建立资格审查制度及执行、看相关工作台账是否全面、看是否及时进行换届纪律宣传、看换届后村级组织的印章、档案等是否按时移交、看是否有进行“集体谈话、集体宣誓”及领导送村书记到岗上任,核各村换届程序、核各村公开公示情况、核当选人员资格条件、核各类信访处置情况,最后将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各乡镇。截至目前,8个指导组共到11个乡镇开展指导工作、3个督查组共排查各类问题57个,及时反馈给各乡镇党委,并要求限期整改,销号落实。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