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八有八无”创建促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红色力量”引合奏 长效治理续新篇
金东“八有八无”创建促美丽乡村转型升级
2017年01月12日 17:50:0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楼盼 周建福
这是一场群众文明素养的长效提升
干净整洁是“美丽金东”的第一观感,是外在美;干群亲密、邻里和谐产生的民风之变,是“美丽金东”的内在美。除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一面“笑脸墙”增强了群众主体的自觉性,一块“荣誉石”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了从突击到长效、从发动到自觉的进程,催生了一朵朵绽放在金东大地的文明之花。
环境卫生整治让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有了具体抓手,从而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提升和干群关系的融洽,带动了面上其他工作的开展。曹宅镇东前路村原先是软弱涣散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反复上门做工作,帮助解决一些遗留问题,逐步理顺了群众的心气,全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情况得到彻底根治,一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笑言,东前路村的人“自古连锄头上的泥巴都舍不得掉在别人的地上”,现在却懂得互敬互让了。
塘雅镇下吴村的“闺蜜楼”清新典雅,各式各样的奇石点缀着每个房间,这里已成为周边村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这个奇石馆是14位村民捐款建起来的,‘八无’创建激发了干群共建美丽乡村的决心。”村支书黄美巧坦言。看到村庄变美,61岁的村民方品星立马把原本租出去的废弃配电房收回,退了半年房租,并主动拆除,为村庄道路建设让路。
澧浦镇蒲塘村妇女主任王倩萍也深刻感受到了村民思想的变化。以前她组织妇女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老是听到风凉话“农村里扫那么干净干吗,吃饱了撑的”,现在她听到最多的是“村环境变好了,比城里生活还舒服”。目前,她正在考虑把村里的“美丽家庭”户召集起来开会,让他们结对帮扶农户、认养绿地加快推进“八无”村创建。
事实证明,“八有八无”创建让民风和谐了,干群关系好了,村民谋发展干事情的干劲也足了。
这是一项家园美化革新的有效尝试
走进鞋塘办事处支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大池塘,微风轻拂,碧波荡漾。远远望去,池塘中央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水上戏台,正中央是一块面积超大的电子显示屏。移步走近戏台,两侧绿树成荫,台下老人们正围坐一圈观看电视节目。“听着戏,衣食无忧,真是惬意啊!”80岁的村民翁加根乐呵呵地说。
“以前一间单间租金60~80元/月都没人要,现在500元/月是最低的,高的能租到800元/月,都和金华城区差不多了。”“八有八无”创建后村庄环境的改变让老人很得意。
据了解,支家村位于金义综保区核心地带,“八有八无”创建启动后,村支书翁建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实施水系激活工程,把村里主要的7口池塘打通,形成水循环,同时结合7口池塘的地理特征,打造成“七星连环”的独特景观。接着,村里又对村道进行了拓宽,从原先的3米加宽至12米,并浇上了沥青路面……党员带头,村民代表也闻风而动,全体村民都自觉地拆除了违建。乱搭乱建拆完后,支家村又在拆后利用上做起了文章,建起村综合市场、提升配套设施、改造景观等。短短一年不到时间,支家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园美化带给我们最大的实惠就是民房租金提高,村级物业收入几何级增长。”翁建军说。目前支家村有500间单身公寓,全体村民年租金总收入超过300万元,拆后利用建起的22间店面,为村集体带来了100万元的年租金收益。
“八有八无”创建是一项家园美化革新的有效尝试,推动了村庄产业转型升级。澧浦镇琐园村华丽转身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仅国庆期间就吸引游客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97%;江东镇焦岩村“农家乐”每逢周末客人络绎不绝;岭下镇釜章村“釜章山居”高端民宿项目、坡阳古街风情项目等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的目光……
村级产业升级带动村庄致富,又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资金难题。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副总编任怀民在走访金东后坦言,金东将美丽环境变成了美丽经济,为环境整治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打下经济基础,“美丽中国”建设农村的短板在金东开始补上。
相关阅读
- 2017-01-12看“大上海”如何打磨接地气的党建“小站”
- 2017-01-12“服务 + ”助力长城内外党旗红
- 2017-01-12湖州长兴党员有了第二张身份证,不仅“...
- 2017-01-12浙江两新党建2016盘点:两新党建的“衢...
- 2017-01-12温州“大拆大整”锻造十万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