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五长治村”治出“五不出村”
服务群众“零距离” 群众办事“零障碍”
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五长治村”治出“五不出村”
2017年01月07日 09:45:40 浏览量: 来源:衢州市柯城区委组织部 作者:谭胜泉
联户“民情地图”,服务群众“零距离”
民情档案活建活用。在“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基础上,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态家园建设等中心工作,把民情档案融入“五长治村”中,通过“五长”的走亲连心,建立了《五水共治生态档案》、《违建情况表》、《红墙整治表》、《生猪禁养户》等十余项档案,做到“村情一单不缺、户情一家不漏、事情一件不少”。今年以来,通过“五水共治”生态档案,摸清了片区内河道、畜禽养猪等污染源情况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河道保洁等进展情况,累计清理河道300余公里,清理垃圾3000余吨;通过“三改一拆”违建档案,摸清区域内违章违建及违建户的基本情况,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2万平方米,在全市一季度“三改一拆”督查考核中,综合评分排名第一。
定时走访加强沟通。实行“一日两巡四必到四必访”工作机制。“两巡”,即早巡和晚巡,要求片长对本区域必巡,警长、路长对主干道和人群集聚区重巡,河长对河道、水库不漏巡等,并做到一事一记;“四必到”,即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四必访”,即困难家庭必访、生病住院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上访群众家庭必访,实现“常住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外出村民不回村也能办成事”。同时村党支部每周定期召开“民情沟通现场会”,了解群众诉求,定时限期交办,充分发挥好“五长”在辖区内的“联络员、办事员、服务员、信息员”作用。
精准对接综合服务。建立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整合社会服务管理站、便民服务中心、村监会、综合办、村邮站、96811服务平台等,办理民政、计生、国土、规划、社保等事项,提供技能培训、信息咨询、缴费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设提供“四点钟学校”、“老娘舅”调解室等特色精细服务。实现“常住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外出村民不回村也能办成事”,实现政务办理、小病救治、文体娱乐、技能培训等办事服务不出村。2015年以来,全区“五长”开展各类代办服务1.12万余人次,调解大小纠纷1080余起;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480人次;1473名村民通过就业平台找到工作。
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坎底村村委会主任王献忠是坎底村“中心村沟”的河长。
修订“村规民约”,服务质量“再提升”
例会分析理清思路。建立每周碰头会、每月案例分析会、每季度点评会制度,推动责任落实。可马上办结的事项,由片长限时办结;经交流分析需跟进办理的事项,分综合服务、突发紧急、矛盾调处、基础建设等4类,通过“五长”领办、组团协办等方法进行处置;需多方协调解决的民事纠纷、利益冲突等,召开村级事务协调会,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交流例会,各“五长”们晒实绩、找差距、理思路,并在讨论分析巡访中发现问题,在讨论难点个案中研究解决办法,共同商量安排村级事务,视情况邀请乡镇(街道)、第一书记、结对单位等集体讨论难点问题。
及时反馈事务进展。运用动态反馈、专项反馈、跟踪反馈、预约反馈、网络反馈五种形式,对经村“五长”领办的事项在村务公开栏或村民通报会上实时公示办理时限、进度和结果;对需延期办理的事项,及时向村民报告延期原因和进展情况,并持续跟踪了解、及时反馈;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进行上门告知,及时回应村民关切。
强化考评结果运用。运用一事一评、季度评议、年度述职等形式对“五长”实绩进行考评。每月末召集乡镇街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举行“五长”工作评议会,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等;每年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结合“五长”述职情况,以村民测评、“五长”互评、乡镇(街道)干部点评、第一书记联评等形式,对村级整体工作和“五长”的“德、能、勤、绩、廉”表现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与“五长”评优评先挂钩,并作为村集体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关阅读
- 2017-01-07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 2017-01-07回访受处分党员
- 2017-01-07会议这样开,才正确!
- 2017-01-07廉政约谈,要的就是讲真话
- 2017-01-07弹好党风廉洁教育“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