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你不知道的党建好故事!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党建好故事!
2016年08月16日 07:42:1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李鲜 陈一良
近日,丽水市委组织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丽水分社共同发起了“千村党建好故事”活动。丽水各县(市、区)将结合“两优一先”“千名好支书”“身边好党员”等先进事迹,每周推出100余个党建好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对标看齐、创先争优。这里特选择了青田县6则“党建好故事”,以飨读者。
小舟山村邹永浩:花样梯田的设计师
在青田县小舟山乡小舟山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弯曲着身体,蹲在油菜花地里来回放样、除草、施肥的身影,他就是有着“花样梯田设计师”美誉的小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邹永浩。
小舟山村发展创意油菜花之前,受青壮年集体外出务工影响,从事农事耕种的人越来越少,村内400多亩梯田仍在种植的不到100亩,日益荒废的土地成了困扰小舟山村的一个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邹永浩听日本旅游回来的亲戚聊起日本人利用油菜花种风景的新鲜事儿,瞬间萌生了在小舟山油菜花梯田里“创意种植图案”的想法,并不断酝酿,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经营理念。
邹永浩在梯田施肥
有了好的想法,他立刻付诸行动。邹永浩以“种花田有出路,家里能盖大别墅”的口号,动员并带领村民开始创意种植。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带头模仿试种了50亩图案油菜花,而后亲自设计了“甜甜的爱心”、“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创意图案,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前来观赏。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村民参与创意种植的热情也愈发高涨,很快便实现了全村200多亩抛荒地向创意油菜花田的转变,真正打响了“一支油菜花”的革命。
农田里作画,不但美化了村庄环境,更加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的联动发展,全村2015年累计旅游收入超过200万元。从“种田地”到“卖风景”,“花样梯田设计师”邹永浩带领村民走向不一般的“花田致富”之路。
大仁村党员:让幸福食堂更幸福
老人们在幸福食堂愉快进餐 吴坑乡大仁村幸福食堂
“自村里有了幸福食堂,我们每餐都能吃上新鲜又美味的饭菜啦。”每到用餐时间,一踏进青田县吴坑乡大仁村“幸福食堂”的大门,一股浓浓的菜香就扑鼻而来,几十位老人正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幸福餐”,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画面。
吴坑乡大仁村地处偏远,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南京、上海等地创业,“空巢”便成了村庄的常态。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主任陈继南在“走村入户”时发现,留守老人的三餐吃得非常“凑活”,饮食很不规律。顿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为留守老人建造“幸福食堂”,让老人们顿顿都能吃上新鲜的饭菜。
趁着大仁村旧村改造的契机,陈继南发动党员,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到了22万元资金,开始建造大仁村“幸福食堂”。他还毅然放下了南京的生意,吃住在老家,积极了解幸福食堂建造的相关政策,并组织党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自费驾车到各地参观学习,汲取好的经验做法。终于,大仁村的幸福食堂在2013年6月开餐。
为了维持食堂的日常开支,大仁村党支部还成立了爱心基金会,鼓励党员和村民爱心捐款。除此之外,村党支部还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让党员既当幸福食堂的“厨师”,又做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情感交流的知心人,让留守老人不再孤单寂寞。“还有个党员,祁如意,理发的,经常回来帮我们剪头发。”每当说起这个事,村里的老人总是津津乐道。
如今,大仁村占地100余平米的幸福食堂每天能为40多名留守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真正解决了留守老人的饮食之忧。而村党支部的举措,更是得到了全村百姓的一致好评,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不少外出的村民都认捐了不少项目工程,支持村庄事业发展。
“村里这条路以及栏杆这些配套设施,认捐了10万元;活动场所边上的凉亭,认捐了12万元等等,诸如此类的还很多。”说起村庄近年来的变化,陈继南很是自豪,“幸福食堂架起了党支部和外出子女的连心桥,新村建设过程中,仅500多人的村,村民就捐资了500多万元”。
洪口村周翠花:用微信温暖留守老人的心
周翠花微信聊天记录 周翠花用微信和村民聊天 洪口海外联谊慈善总会为老人送温暖
“翠花,我通过微信转账给你,麻烦将我的一点心意转交交给咋们村里那位白血病患者”“翠花,我要回国办理身份证,麻烦帮忙了解下需要哪些材料?”……青田县汤垟乡洪口村党员周翠花的手机微信,总是这样响个不停。
洪口村是青田县典型的“空巢村”,全村900多在册户籍人口,仅有不到三成留守,且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留守老人成了外出子女心中“难解的心结”。周翠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已经卸任村干部多年,但热心肠的她还是毅然决定发动身边一切力量,为老人们建立一个“幸福之家”。
根据洪口村当前的实际情况,周翠花提出了建造养老幸福院的想法,并号召全体村民为幸福院捐款,凭借自己良好的人缘和手机微信朋友圈500多人的关系网,最终筹得善款60多万。很快,一座占地面积超过220平方米的“侨颐幸福院”建成落地,并投入使用,目前,幸福院已有20位老人进院居住,其中还包括3名慕名而来的外村人。
周翠花在通过手机微信开展“日常工作”之外,还利用微信视频聊天功能,帮助留守老人和外出子女经常“见面”。视频聊天的内容无外乎“你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工作”、“我很好,你放心”之类的简短的问候,却温暖了一颗颗留守老人和外出游子的心,帮助大家始终心系洪口村这个大家庭。
2015年深冬时节,周翠花通过微信群,发动“洪口海外联谊慈善总会”为幸福院老人们送去12个“小太阳”取暖器。看着老人们围坐在“小太阳”旁,满足惬意的神情,周翠花由衷地发出感叹:“支持洪口村公益事业的人们都是我生命中的太阳,一直温暖着我,给予我的力量”。
金坑口村张彩平: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支书
张彩平带领党员学习党章 张彩平照顾伤残党员
“我在杭州透析呢,明天就回来。”青田县黄垟乡金坑口村支部书记张彩平在电话里如是说。去年,张彩平因为身患重病不能主持村里工作,村里的事务一直被搁置着,综合考核从原来的三甲变成了差强人意。
今年,为了组织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张彩平将透析器埋在体内边治疗边工作,犹如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今年我一定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不能拖了组织的后腿。”这是他在动员会上对全村党员说的话。
就这样张彩平一周三天在医院复查,两天在村里开展工作,没有缺席过乡里组织召开的每个工作会议,努力跟上乡党委的步伐。“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说起学习教育,张彩平有不少的见解和想法,“过去,拆违治水我们支部和党员走在前列,今年的花样村庄和美丽庭院建设,我们还是要走在前面。”
于是,利用每个月的党员固定活动日,张彩平带领着支部党员,开展了一系列洁化绿化美化的行动,不仅如此,他还身先士卒下河道捡垃圾。“每次看他那么拼,我们既自豪,又担心。”村里党员总是这么评价他。
同时,张彩平还积极向乡里争取各类项目,挨家挨户做宣传,努力劝说不支持项目建设的老百姓,最终赢得了村民的支持。正如他在会上承诺的那样,他的目标是改掉一批落后的设施,拆掉一批脏乱的搭建,建成一批百姓叫好的项目。
柘垟村刘宝兰:带民致富的刘基菜园
刘宝兰指导村民蔬菜种植
刘宝兰仔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
走进青田县万阜乡柘垟村党员刘宝兰的刘基菜园,充满科技感的两个大棚展现在眼前,里面种满了绿油油的茄子苗、刀豆、小白菜等,长势喜人。“前两天我刚把采摘下来的小白菜拿到南田市场上卖,定价4元一斤,供不应求,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刘宝兰说。
“东西好没有品牌,也卖不出好价钱。”万阜是刘基求学必经之路,能不能将无公害高山蔬菜与刘基文化相结合,打响“刘基牌”呢?2010年,借着柘垟村被列为万阜乡高山蔬菜种植示范村的东风,刘宝兰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0多亩地种植高山蔬菜,取名刘基菜园。她还带领一批村民成立了青田万阜刘宝兰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多次去到杭州、丽水等地,参加技术培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种子。现在的刘基菜园已经将种植面积增加到400多亩,累计增收200多万元,刘宝兰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自己富不算富,带着村民一起富才算真正富”,刘宝兰一直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她经常到农户的菜地里,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铺地膜、搭架子、盖大棚,尽可能地把她所学的知识都传授给村民,实打实地帮助大家增产增收。现在,万阜整个乡已大范围普及了地膜种植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大棚”也将遍及,刘基菜园也将覆盖整个万阜乡。
颜宅村王星华:整村改造中的“三让”宅基地
王星华现场指导新农村整村改造工作
2010年10月,青田县章村乡颜宅村启动了新农村整村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3000余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0多万元。由于资金不足,工程起步艰难,王星华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边稳步推进着项目,一边带头走进群众家中,为群众分忧解难。
在党员潘光仁家,王星华发现潘光仁一家8口人,宅基地却只有75平方米,住房十分困难,于是他主动让出了自己95平方米的宅基地,此为“一让”。
项目推进过程中,原本观望的村民汤后考提出要回村建房,前提是必须置换他位处于村口的宅基地,为顺利推进工程,王星华又主动让出位置相对较好的75平方米宅基地,此为“二让”。
工程末期,村民王细高又提出他的宅基地太小太偏,希望王书记帮忙解决。可王星华的宅基地已经是最偏僻了,怎么办?王星华咬了咬牙,来到弟弟王建华家,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完成宅基地置换,此为“三让”。
如今,兄弟俩在颜宅村最偏僻的村口做了一对好邻居。
古有“三顾茅庐”,今有“三让宅基地”,王星华的事迹在当地群众啧啧称赞,也为后期颜宅村的民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党支部带领下,依托“浙南油库”品牌,开出全县首家集体民宿,建立起集农耕体验、登山骑行、瓜果采摘为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目前,颜宅民宿拥有128个房间134个床位,已接待游客21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余万元。
“以前是我们去外地旅游,现在是外地游客来我村‘长枪短炮’拍美景,我高兴”,老王书记望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骄傲的说着。
相关阅读
- 2016-08-15湖州:文化礼堂打造村民生活幸福圈
- 2016-08-15“钉子干部”杨传杰十年下派记
- 2016-08-14民间高手|湖州七旬老人灶头妙笔生花
- 2016-08-14因为几百元就被中纪委通报了!看看他们...
- 2016-08-14永康:梅陇村农房改造“三优先三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