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衢州环保出新招 《人民日报》都来点赞了

2016年12月10日 15:35:3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M000230CggSBFhLZp6AWjFQAATDeth2aus250.jpg

  创新环保手段,破解监管难题——浙江衢州“智慧环保”有新招

  地处钱江源头的衢州市,是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在这里,环保执法监管曾面临一个难题:全市300多名环保干部和执法人员,如何有效管住衢州8845平方公里的水、土、气?

  2013年以来,衢州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启动了“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编织一张“天罗地网”,搭建一座环境医院,启动一个服务平台,推动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出境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确保一江清水送下游,空气质量良好。

  编织一张“天罗地网”,24小时实时监控全市主要污染源

  11月11日13点45分,衢州市智慧环保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个智慧环保指挥系统信号灯突然亮起。地点显示是在龙游县横山镇的一家养殖场。

  “你们县的横山镇张根据养殖场出现了‘泡沫溢出’异常情况预警,请速派人去现场查明情况。”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张红剑拿起电话,迅速向龙游县环保局发出指令。

  很快对方回话:“马上派人去核实。”半小时左右,张红剑收到了龙游县环保局传来的调查回复和处理结果。

  “过去我们执法是‘猫捉老鼠’。可猫少鼠多,我们疲于奔命,还处处被动、有苦难言。现在有了‘天眼’这个好帮手。”在衢州智慧环保监控指挥中心,张红剑边走边说。一旁,来自环保执法、监测、运维单位的十几名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大屏幕。屏幕上,234家企业、1124家生猪养殖场、44家集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监控录像和实时数据,70家危废单位的运输轨迹,正不停地在闪烁、滚动。

  “一旦有企业的在线数据异常了,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发短信对它们进行警告。如果一天内连续三次时均值超标或日均值超标了,信息就会自动推送到移动执法系统,环境执法人员会进行查处。”张红剑说。

  2013年以来,浙江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作,衢州市以此为抓手,共整合了1556套污染源自动检测、监控设施,建立了立体多元的智慧环保“天网”体系,做到了24小时实时预警监控。

  天网的覆盖面有多广?全市97%的规模养殖场已经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全市234家重点工业企业已经入网并轨,工业企业95%以上的排污量被管住。同时,衢州44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数据,70家危废产生、运输、处置单位全部被全过程监控。全市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1个大气监测点信息全部直达“天网”平台终端……

  “依托物联网技术,我们的执法效率大大提高了。”衢州市环保局局长夏汝红说。为保一江清水出衢州,衢州在智慧环保平台推出了“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在电视大屏幕上,可以查看到“五水共治”的作战图,每条河、每个污染源、每个排污口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全市派出1480位生态指导员,将每类项目、每个村庄整治工程信息录入,实现数据更新,可随时察看跟踪各项目进展情况。

  截至今年11月底,衢州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200余人次,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73起,同比增长38.5%。

  搭建一座“环境医院”,为企业和环保部门提供专业化服务

  初冬,衢州市江郎中路2号,市环保局旁边的一幢四层小楼的顶层上,新挂上的一块LED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不少路过此地的市民会一字一顿地念着招牌上的七个大字,满脸疑惑:“衢州市环境医院”,是干什么的?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